有句名言叫:“打敗一個企業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跨界。” 在當前的商業時代下,跨界也似乎成為了各類品牌的必答題,當小米開始造車、吉利開始做手機,跨界已是一種趨勢。
要說當下哪個行業是被其他玩家跨界最多的?家裝行業肯定是其中之一,當然促使品牌跨界背后的原因又有可能是多樣化的。
家電、家裝,兩不耽誤
近年來家電行業整體下行,且沒有止勢,已成為這些年不少品牌們的心病,雖然從大數據上來看,2021年家電零售市場規模回到了8800億左右,相當于2019年的水平,但另一數據顯示,2021年,家電消費(包括音像器材)在國民消費中所占比重繼續下降,從上年的2.19%降至2.12%。然而相比之下,家裝行業則是另一番風景。
首先,其市場規模更為龐大,公開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即便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家裝行業總規模依舊維持在2.5萬億的高位,市場預計,到2023年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大關。
論體量,家裝市場將成為家電行業的3-4倍。其次,從市場集中度來看,在家裝領域,截止目前,涉及裝飾、家裝的企業數量超20萬,然而龍頭企業家裝業務營收占行業產值規模的比例不到2%。而在家電行業,寡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以營收為指標計算行業集中度,行業CR3為44.9%,CR6為57.9%。
此外,家裝市場本就是家電出貨核心渠道之一,當前整體家裝消費模式的興起,因為一站式的消費體驗,備受年輕人青睞,這也讓家電企業看到了新的增長點。
以至于,家電品牌垂涎起家裝市場也就沒什么好詫異了。
早在2019年,美的就以美的置業的名義殺入到了整裝領域,只是此前更集中于整裝衛浴業務。數據顯示,智能場景演示的零售網點已超過3.5萬家,布局超過550家EDIS全屋智能服務網點,以輸出和強化美的全屋智能家電解決方案。
當然也有還在觀望的例如格力,2020年格力打造了第一屆秋季家裝節,今年又啟動了2022年春季家裝節,不過不同于海爾智家、美的,格力所謂的“家裝”還是未能走出家電品類,并不涉及整裝環節,充其量只是由以前產品單買模式變成了如今的成套銷售體系。
這么多企業跨界而來,決勝家裝賽道,那家電品牌們有又哪些優勢呢?
一、 傳統家裝市場的比拼已經從技術層面升級到生態層面。產業生態正是這些互聯網家電品牌的拿手好戲。
二、 家裝市場是典型的“海洋結構”,巨大的市場空間,相對而言玩家就要小的多。
三、 憑借網點優勢家電品牌能為用戶帶去更完善的體驗與服務。
四、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行業早已進入存量時代,亟待新的“鯰魚”來激活,并通過跨界競爭來打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所以說,跨界也是種變相改革,比如體現在家電行業中所展現出的則是又一次“渠道改革”,或者叫“去中間商化”。
對于用戶而言,當選擇了某個家電品牌提供的服務后,相當于去掉了“裝修公司”這一中間商環節。
面對復雜且多變的市場大環境,企業需要為自己提速,而層層壓貨、層層分銷的傳統模式,顯然就太慢了。
“變身裝修公司”也只是家電品牌渠道變革的一部分,還有像前置倉等玩法也是渠道變革的一部分,代表玩家是美的。
去年美的打出“前置倉”玩法,就是像生鮮電商一樣將將倉儲中心從城郊鄉野搬到距離用戶更近的城市中心地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1小時服務圈”。訂單交付周期則由45天縮短至20天,庫存周轉也由51天縮短至35天。
可以看到,無論是變身裝修公司還是打造前置倉,其實都是在解決家電品牌低周轉率與低毛利率之間的矛盾,是一次家電品牌“去中間商”的不同路徑嘗試。
從結果來看,兩種模式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相比于前置倉模式,“變身裝修公司”可能將給品牌及行業帶去更多想象空間,也更有利于品牌誕生新的商業模式。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