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疫情讓“宅”經濟興起,數字經濟消費需求激增,線上文娛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在線教育、電子政務等互聯網應用與群眾生活結合日趨緊密,“新型基建”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疫情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創新發展,數字經濟消費成為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消費持續保有動力的關鍵力量。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消費在此次疫情中的特殊角色和作用更加凸顯,同時,受疫情影響也更加深刻。疫情催生“無人與人接觸”數字經濟消費新場景。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服務型機器人、無人超市、AR試衣、無人機配送等場景開始探索商用可能。多家醫院、酒店嘗試用機器人實現“無接觸”配送。從長期來看,疫情消退后,隨著線下生活和工作的正常開展,網絡游戲爆發增長的消費將恢復穩定,經歷疫情磨礪的電商、出行OTA各環節協同和響應能力提升,線上協同辦公、遠程診療、網絡教育模式將更為成熟、資源不斷累積,有望成為傳統線下模式的重要補充力量。各平臺疫情期間拉動的新用戶規模效應不可小覷,消費者數字經濟消費習慣進一步鞏固,利好數字經濟消費未來發展。
當今世界正發生著人類有史以來最為迅速、廣泛、深刻的變化。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突飛猛進,以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信息化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的深刻影響,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信息化,把加快推進信息化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數字革命創造的信息產業是一種戰略性產業。
數字經濟是什么意思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人類處理大數據的數量、質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形態轉化,極大地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高產品、企業、產業附加值,推動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同時為落后國家后來居上實現超越性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數字經濟也稱智能經濟,是工業4.0或后工業經濟的本質特征,是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的核心要素。正是得益于數字經濟提供的歷史機遇,使我國得以在許多領域實現超越性發展。
數字經濟主要研究生產、分銷和銷售都依賴數字技術的商品和服務。隨著先進的網絡技術被應用于實踐,我們原來的關于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受到了真正的挑戰。企業組織正在努力想辦法整合與顧客、供應商、合作伙伴在數據、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和工作實務等方面的業務,而他們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標準、協議、傳統、需要、激勵和工作流程。
數字經濟應該如何發展?
數字經濟的發展給包括競爭戰略、組織結構和文化在內的管理實踐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先進的網絡技術被應用于實踐,我們原來的關于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受到了真正的挑戰。企業組織正在努力想辦法整合與顧客、供應商、合作伙伴在數據、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和工作實務等方面的業務,而他們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標準、協議、傳統、需要、激勵和工作流程。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什么?
數字經濟的本質在于信息化。信息化是由計算機與互聯網等生產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的一種社會經濟過程。具體說來,信息化包括信息技術的產業化、傳統產業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內容。信息產業化與產業信息化,即信息的生產和應用兩大方面是其中的關鍵。信息生產要求發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術及產業,既涉及微電子產品、通信器材和設施、計算機軟硬件、網絡設備的制造等領域,又涉及信息和數據的采集、處理、存儲等領域;信息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上。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數據分析
2020數字化經濟發展趨勢
工業互聯網迎發展新機遇
2019年,數字化變革進入供應鏈和制造端。中央明確要求,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互聯網產業在消費端的演進完成了基礎設施和落地應用的原始積累,工業互聯網落地成本降低,新技術、新政策的持續推進使第二產業在2019年的紅利顯現。
數字化浪潮加劇
零售、金融、旅游等將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具有先發優勢。零售行業將進入涵蓋營銷、經營、管理的數字化協同時代,金融領域數據將驅動機構增長方式轉變,數字化將加速旅游產業鏈高效互聯,通過“大數據 ”促進全域旅游升級。2019年,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
數字政府建設步入高潮期
目前,大部分省份機構改革方案已經公布,湖北、山東、福建、廣東、浙江等多省組建“大數據管理局”。大數據管理機構的組建,將更好地幫助當地政府整理、匯集、管理數據,推動“數字政府”建設,促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協同應用,提升政務服務能力。
2019年,數字政府建設步入高潮期,政務服務一體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實體經濟、政府治理、民生服務進一步深度融合。
在眾多關于數字經濟的定義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最具代表性。該倡議認為,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眾多關于數字經濟的定義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最具代表性。該倡議認為,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網絡強國、寬帶中國、“互聯網 ”、智能制造、促進大數據發展、人工智能、軟件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規劃和舉措,提出明確要求。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補齊數字科技短板,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期,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態勢日益深入。截止至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名義增長20.9%,占GDP比重為34.8%,占比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其中數字產業化規模達6.4萬億元,信息消費、數字經濟領域投資、數字貿易等需求活力不斷釋放。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量子通信、5G等領域,以及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方面,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實現了數字技術與應用從跟跑向并跑和部分領跑邁進的新格局,涌現出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領軍企業。基本形成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相繼出臺了信息化發展綱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實施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專項行動,啟動數字經濟重大工程,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業供給能力、補齊發展短板、優化發展環境。
在數字化3.0時代,智能技術是觸發數字經濟的「臨門一腳」。其內核是計算能力、對數據挖掘的能力,以及從海量數據中總結規律,實現洞察的能力。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智能化為驅動的數字經濟將成為下個經濟發展周期的新動能。在數字化轉型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區塊鏈技術。未來三年將是傳統行業與區塊鏈更緊密融合的時期,隨著區塊鏈開始改變市場結構,企業將會關注到商業的變革,帶有智能合約技術的新生態系統會被整合到現有行業中,新型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將會涌現,社會企業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借助區塊鏈,打造中小企業勢能根基,是市場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舉措,也是企業想要長遠發展的根本保障。
數字經濟規模2020年將達2萬億美元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頒發給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四家電信運營商5G商用牌照,這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從而成為繼韓國、美國、瑞士、英國后第五個正式商用5G的國家。5G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數字信息傳輸的速率,一旦進入大規模的商用時代,必然會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助力,進而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預計,2020年5G商用將會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2025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元、6.3萬億元,十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可以說,隨著中國移動支付、人像識別等數字技術的普及,以及對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進,中國每年將以超過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產生和復制數據,或將于2025年成為G20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的領頭羊。
隨著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不斷演化。根據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統計制度,準確界定數字經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中,計算機制造、通信設備制造、電了設備制造、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軟件和信息技木服務等行業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產業,互聯網零售、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等幾乎全部架構千數字化之上的行業,可看作數字經濟范疇。數字經濟難以準確界定的另一個原因在千它是融合性經濟。其他行業因信啟通信技術的應用與向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數字經濟的主體部分,在數字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
2018年國內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數字化對經濟增長作用明顯,且數字化密度越大的國家從數字化中獲得的收益越大。據分析,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0.62%。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當下,數字經濟更是被視為撬動全球經濟的新杠桿。據預測,數字技能和技術的應用將使全球經濟到2020年有望累計增加2萬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經濟總值的一半來自于數字經濟。
《2020廣州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將在今年10月13-15號在廣州琶洲國際采購中心隆重舉辦,屆時歡迎前來參展!
組委會熱線:劉小姐 17606668654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