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車難,難于上青天
如果李白有幸活在今天的中國都市,那么他不會為蜀道的巍峨險峻而蹙眉,能讓他發出這樣感慨的,最有可能的是停車之艱難。停車難,不管你是老司機還是菜鳥,只要在城市里開車,就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這四句詩表達了曹操的什么心境?”“去吃飯找不到停車位。”另一方面,關于停車貴的吐槽也不少。停車費用已經成為有車一族巨大的開銷,有的市民就調侃稱,“把車停在路邊被交警貼條罰錢都比你停一天的停車費便宜!”
2014年08月01日,廣州市的停車收費標準迎來了一輪集體大漲價。一類地區的路邊停車場收費漲到了4元/15分鐘,停一天車的停車費高達128元,收費標準為全國最高。
2.停車難:車位緊缺,上海最苦
為什么會停車難?最根本的原因是車多,停車位少。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達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超3.6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億人。近10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同比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汽車保有量高速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現有的停車位顯然無法滿足這樣巨大的需要。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當然,停車難的程度在各個城市的表現不一,“魔都”上海的司機應該是最苦的。白皮書顯示:2016年,北京市汽車保有量548萬輛,但停車位只有193萬個,平均每2.84輛車分享一個車位,車位缺口355萬個。深圳市汽車保有量324萬,停車位總數111萬,平均每2.92輛車有一個車位,這與北京的2.84相差不大。上海市機動車保有量雖然只有322萬,還不到北京的六成,但停車位總數僅區區60萬個,平均每5.37輛車才分攤到一個車位。
停車難令人頭疼,找到車位停車,面對高昂的停車費讓人心疼。白皮書顯示,2016年全國停車消費總額達到了4000億元。根據人民網2015年的報道,在停車難的上海,“天價”停車費讓人咋舌。緊鄰上海地標外灘的上海半島酒店,自2010年停車費新規執行之日起,就在社會上引發不小的反響。記者現場實地調查,發現半島酒店停車費實際上為60元/小時,一天停車上限按8小時計算,為480元。在人民網記者給出的當時上海部分停車場收費一覽表中,收費最低的也為每小時12元。
面對停車貴的問題,很多人選擇在小區買一個車位,但是很多地方的小區車位已經漲成天價。浙江在線近日報道稱,杭州部分小區的車位價格已經達到70萬元,價格跟去年比翻了一番,遠超房價漲幅。
3.解決辦法:合理規劃,立體車庫
說起停車難、停車貴,大家都有一肚子的牢騷,但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小編注意到,停車難和停車貴其實是一體兩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停車難的問題,隨著停車難問題的解決,停車貴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2016年9月,住建部、國土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用地政策的通知》,強調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并應堅持設施差別化供給原則,對于老舊居住區等停車設施供需矛盾突出的區域,合理確定停車方式和停車規模,對于公共交通發達地區,應合理控制停車設施建設規模。
建設集約化程度高、適應性強的立體停車樓。專家表示,“一個平面車位平均占地面積為27.5平方米至35平方米,而立體車位只需0.9平方米到7.5平方米,優勢明顯。”根據上述白皮書的數據,我國已建成機械車位409萬個,2016年新增泊位數同比增長18%。在美國紐約,立體式停車場隨處可見,其占地少、單位面積車位多的優勢極其明顯。另外,由于它擁有機械式自動升降的停車設備,使用這種設備大大減少了司機停車時間,存取一輛車時間不會超出2分鐘。
此外,德國、中國也應用各種黑科技,打造最牛停車場。在日本買車需要提供有停車位的證明,再加上優質的管理和公交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車位問題似乎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困擾。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