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0日,被業內專家譽為中國制造、中國質量、中國速度的國之重器,由中國一重承制的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項目交付動員會在大連核電石化公司隆重召開。“華龍一號”的完工交付標志著中國核電已具備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核心的制造能力,在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交付動員會由中國一重集團公司黨委常委、總裁馬克主持,國家核安全局、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巡視員景曉波、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福清核電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及中國一重集團公司的相關人員參加了交付現場會。在交付現場會上,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一重集團公司相關領導就“華龍一號”福清5號設計和制造情況進行了匯報,并進行了現場交付簽字。
中國一重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明忠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龍一號”是深入貫徹落實核電“走出去”國家戰略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核電“走出去”一張靚麗的國家名片。前期水壓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完全具備了自主設計、自主制造三代核電裝備的能力。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裝備,其安全和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可以說,“華龍一號”的成功制造,凝聚了中國核電設計者的智慧,彰顯了中國核電建設者的膽識,展現了中國核電制造者的擔當,實現了中國核電先進性與成熟性的有機統一、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相互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完美結合,在我國核電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據了解,中國一重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始終以振興民族工業和發展裝備制造業為己任,長期致力于我國核電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研發制造。此次承蒙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信任,承擔了“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任務,開啟了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的新征程。
中國一重始終貫徹執行“四個凡事”、“四個符合”,嚴格項目管理、嚴守工藝規范、嚴肅質量監管,以精湛的技術水平、強大的制造能力,扎實的工作作風,突破瓶頸、攻克難關,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制造任務,不僅提高了一重的專業化能力、創新能力、團隊能力,而且為我國新一代核電站的建設與發展創造了條件,更為“華龍一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做出重要的貢獻。同時,為核電“走出去”的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的裝備制造保障。
中國一重大連核電石化公司技術中心高級經理李志杰站在總重量418噸,總高度為13米的“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這個龐然大物旁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為了更好的保障核電安全性,“華龍一號”在結構上取消了底封頭上的測量貫穿件,將所有測量管座集中在上封頭,這樣,在上封頭就密集分布了61根驅動管座和12根堆芯測量管座,尤其是12根堆芯測量管座,其分布在封頭邊緣位置,J形坡口高低點落差大,坡口深度大,焊接應力分布不均勻,加之密封焊結束后要求進行通規檢驗,焊接難度極大。
中國一重通過計算機模擬出焊接的空間結構和焊接的應力分布,確定合理的焊接順序,設計水冷工裝,嚴格控制層間溫度,合理安排焊道排布,分層監控焊接變形情況。福清5號項目頂蓋73根貫穿件密封焊縫一次探傷合格,驅動管座通規檢驗一次合格。
據悉,中國一重在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有大量鎳基690材料的使用,鎳基690材料本身有著無可比擬的性能特點,鎳基材料的焊接是業界難以解決的焊接難題。面對這些問題企業通過大量的試驗、固化了焊接工藝、選用經驗豐富的操作者,創造性地進行上下兩條安全端環縫同時施焊的方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焊接效率。
記者點評
砥礪奮進的五年,央企就要聽黨的話。近年來,中國一重作為我國重要的核電大型鍛件及核島主設備制造企業,先后為國內各大制造廠和核電站提供了1000余件核電鍛件和40余臺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其中二代加、三代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已交付16臺,在制的三代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15臺。
這次中國一重又憑借優秀的核電裝備制造業績,承擔了中國核工業集團“華龍一號”全部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和反應堆冷卻劑泵殼泵蓋的制造任務,用科技創新實現華麗嬗變,轟然炸響了裝備制造業央企的春天。
圖為“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項目交付動員會現場。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