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在近日召開的主題為“科技創新、清潔高效”的汽輪機節能技術應用交流會上了解到,按照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三部委聯合下發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汽公司)持續加大在役機組改造力度,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批重點項目的關鍵指標已經達到全國領先,成為行業標桿。來自全國150余位電廠和電科院的代表及業內專家參加了會議,圍繞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升級改造的成功經驗和燃煤機組節能減排升級改造技術進行了深入交流。
“改”出的業績
在此次交流會上,哈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呂智強向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近兩年來,哈汽公司積極落實國家關于節能減排的要求,大力開展全系列產品的優化升級,目前已經完成了100萬千瓦等級、60萬千瓦等級高參數機型及35萬千瓦超臨界機型的優化升級工作,并將優化成果率先在改造機組上進行了應用。大唐七臺河電廠4號汽輪機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項。該機組各項指標優異,是繼國華綏中電廠兩臺80萬千瓦俄制機組成功改造后的又一標志性項目,充分展示了哈汽公司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對此,原電力部成套設備局總工程師、全國電力行業著名專家呂鴻達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對上述觀點表示贊同。他指出,兩年前哈汽公司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技術路線,讓哈汽公司機組改造技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哈汽公司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特別是節能減排的相關要求,持續加大了科技研發和節能減排項目的改造力度。經西安熱工院、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所等多家國內權威機構的檢測,改造后的機組多項指標國內領先,成為國家節能減排升級改造項目的典范。
據了解,哈汽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研制的多級小焓降葉型、高中壓整體內缸、低壓鑄鐵內缸、預扭裝配式隔板、預扭式動葉片、小間隙汽封、低壓蝸殼進汽結構等新技術均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成功應用于大唐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的改造中。這些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機組效率,改善七臺河地區環境,為國家節能減排貢獻了力量,改造后機組的運行數據充分印證了哈汽公司節能減排技術的優越性。
大唐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為亞臨界60萬千瓦機組,額定功率初步測算的熱耗值為7777.56千焦/千瓦時,遠優于機組改造前8187千焦/千瓦時的運行熱耗。改造完成后,機組熱耗降幅達409.44千焦/千瓦時,折合供電煤耗率下降約13.99克/千瓦時,改造效果明顯。
該機組為供熱機組,在改造前的供熱壓力為0.8兆帕,現階段該機組的供熱壓力降低到0.55兆帕,額定工況下,在保證抽汽量300噸/小時的前提下,可提高發電功率2萬千瓦。通過此次改造,哈汽公司將助推七臺河電廠每年多獲得4000余萬元的收益。
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綜合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型、同容量機組的最高水平,是目前國內所有同類型機組中改造效果最明顯的機組,對國家電力裝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及引領作用。
據統計,一噸煤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物約為41.37千克,改造后的機組每年將減少近2900噸污染物的排放。數據顯示,一畝樹林每年可吸收1.5噸的污染物。據此推算,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每年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每年植樹1933畝,為國家節能環保做出了突出貢獻。
換上“中國芯”
哈汽公司在完成七臺河項目4號機組改造前,就積極投身于煤電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及應用中。2015年為神華國華綏中電廠改造的兩臺超臨界汽輪機組,由原來的俄制80萬千瓦擴容為88萬千瓦,也創造了迄今為止國內單機容量最大、軸系最長、周期最短的機組改造紀錄。
綏中電廠兩臺機組受當時設計、制造水平的影響,系統龐大、設備落后,該機型雖然歷經多次優化,但仍然故障頻出。自投產以來,發電機、主變壓器、汽輪機等主設備頻發故障,且經濟指標落后,機組循環效率偏低、熱耗值偏高,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機組改造已迫在眉睫。
哈汽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環保戰略,承擔了綏中電廠兩臺8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汽輪機部分的改造任務,在綏中改造項目技術優化過程中,圍繞提高通流效率應用了多項創新成果,采用了中壓轉子冷卻、液壓螺栓和預扭葉片等先進技術,為提高機組的性能和指標提供了有力保證。同時,先進的技術換來機組的穩定增容、安全運行和技術指標的大幅度改善。
綏中改造項目不僅解決了原汽輪機組末葉片斷裂、中壓轉子彎曲、軸系振動較大、滑銷系統卡澀、葉頂汽封脫落等問題,而且汽輪機效率達到46.5%,機組改造后運行表明,熱耗顯著下降,提高了機組經濟性,達到了國家節能減排要求。
在綏中機組改造過程中,哈汽公司十分注重產品質量和交貨周期,機組的每一個零部件都配有標識,保證了對每一個零部件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針對綏中項目制定了專項《質量控制計劃》,項目推進組成員每天到生產現場巡回服務,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生產進度。
哈汽公司以用戶滿意為中心,以用戶成功為追求,在綏中機組改造期間,多次派專業副總師到現場指導工作,為機組改造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機組安裝調試階段,選派20余名專業人員到現場服務,服務人員快速反應,及時解決現場遇到的各類問題,確保了機組改造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通過哈汽公司對綏中機組的改造,消除了機組的運行缺陷,提高了機組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了運行檢修費用,延長了機組使用壽命。改造后機組的振動指標良好,機組的額定功率由80萬千瓦變為88萬千瓦,機組的最大出力達到90萬千瓦,汽輪機熱耗率降至7700.93千焦/千瓦時,改造后單臺機組發電煤耗降低25.56克/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2.85萬噸。據計算,兩臺改造機組可為綏中電廠年節省約12850萬元。
哈汽公司通過為服役14年的老舊俄制機組換上“中國芯”,實現了節能減排、優化升級、增容供熱等目標,開創了通過現役大機組技術改造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通衢大道,書寫了中國電力工業史上的新篇章。
再續新篇章
哈汽公司在已取得節能改造項目重大突破的同時,為了切實抓好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著力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大力推進能源供給革命,更加注重環保產品的研發。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在近5年中,累計投入資金近10億元,300余名核心研發人員全程參與到新產品的研發中,累計獲得專利近600項。
哈汽公司通過超臨界、超超臨界大型火電汽輪機的研發,現已培養出一大批經驗豐富、擁有較高技術水平的科研和設計專家,建設成了具有較強實力的發電設備制造基地,超超臨界發電設備的整體研發、設計、制造水平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目前已完全具備了獨立研發先進超超臨界技術的能力。為了配合電力制造行業的技術升級和國家節能減排的規劃,哈汽公司制定了技術和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代表世界最高技術水平、能耗下降幅度將達5%~10%的新一代高效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研制工作正在全面推進。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哈汽公司按照國家《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以研制高效清潔的燃煤發電機組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
同時,針對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在役機組的循環效率偏低、熱耗值偏高、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等新技術要求的現狀,為滿足用戶更高供電效率的需求,對全系列主力機型進行了優化升級,包括35萬千瓦超臨界、66萬千瓦超臨界、百萬等級超超臨界,以及百萬等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等機型,所采用的新技術已經在綏中和七臺河項目中得到了充分驗證。優化后的機組效率將有效提高,預期熱耗值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機組綜合性能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未來,哈汽公司將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積極加快適應未來市場的發展需求,以更高參數、更大容量的先進機型研發工作為重點,堅定不移地走清潔能源發展道路,通過產品的持續改進和自主研發,致力于為用戶量身打造清潔高效的優質機組,不斷樹立國內煤電節能減排項目的新典范。
同時,還將進一步提升高精尖汽輪機產品研發制造能力,持續引領電力裝備制造業發展,使國內電力裝備設計制造水平與世界先進企業比肩,為提升“中國制造”水平注入不竭動力。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