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王中國鋁業邁出了重振步伐,或成功脫困。2014年,中國鋁業虧損162億元,成為A股上市公司虧損王。去年開始,伴隨著葛紅林調任中國鋁業董事長的系列人事調整,中國鋁業走上了重振之路。
記者調查發現,一年來,中國鋁業通過一系列加減乘除措施,在去產能、解決同業競爭路上奮進。實施系列“斷臂”、“棄子”舉措后,公司有望實現凈利潤為正。
去年前三季報顯示,公司虧損9.31億元。但在第四季度,虧損大戶連城、撫順等廠相繼關停。與此同時,僅在四季度,公司轉讓的資產收益就超過55億元。
1月8日,中國鋁業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股份公司(指上市公司中國鋁業)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去產能、解決同業競爭、處置閑置資產、盤活鋁產業輔助資產,提高運營效益。與此同時,母公司正好借此機會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優化。
1月8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記者表示,中國鋁業因自身國企的弊端導致負擔沉重,此次壯士斷腕既是中央改革壓力推動,更是自身生存壓力導致,對其他國企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不過,中鋁的瘦身能不能真正瘦下去?是關一個舊的又多一個新的,還是真的做到提升效能?有待市場驗證。
2015年扭虧為盈幾無懸疑
執掌中國鋁業一年多,葛紅林或將交出甩掉虧損王帽子、實現凈利潤為正的答卷。
2014年10月20日,在成都當了11年市長、58歲的葛紅林出任央企中國鋁業公司董事長。甫一上任,扭虧成為其首要任務。當年,公司虧損162億元,高居A股上市公司榜首。
葛紅林面將2015年定義為“公司扭虧脫困攻堅戰的轉折之年”,他要求下屬子公司按月按季完成經營目標,并逐月聽取板塊扭虧脫困進展情況匯報。對于鋁板塊下屬的虧損大戶,主要領導還需進行月度扭虧工作述職。
公開資料顯示,葛紅林這一硬性要求初有成效。去年一季報、半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分別為6307萬元、2757萬元,實現季度扭虧。盡管三季度虧損明顯擴大,虧損額為9.31億元,但在四季度,公司明顯加大了處置資產力度,在減虧的同時增加了收益。
依據中國鋁業公告等公開信息,計算發現,公司四季度處置資產增加的收益超過55億元。
去年四季度,公司發布了系列資產處置及股權轉讓公告,具體為,處置貴州分公司電解鋁廠區占用的貴州鋁廠土地,處置值19.5億元;轉讓中國鋁業香港有限公司房屋資產,價值為3.72億港幣。此外,公司還分別以23.5億元出售華興鋁業50%股權、8.23億元出售中鋁物流100%股權、2.11億元轉讓南海合金100%股權。這樣算下來,中國鋁業的收益為56.46億元。此外,去年12月底,中國鋁業還兩次減持焦作萬方股權,共計減持3056.5萬股,套現金額為2.43億元。全部加起來,中國鋁業非主營業務收益就高達59億元。
增收的另一面是節支。除了繼續降低成本支出外,中國鋁業節支的做法是關停虧損大戶。
去年四季度,有著50年歷史、擁有57萬噸產能、年虧損高達7億元的中鋁連城分公司全面停產,對中鋁的貢獻或達幾個億的減虧。同為虧損大戶的撫順鋁廠,建于1936年,號稱“中國第一鋁”,電解鋁產能35萬噸。因多種原因,從2009年開始經營虧損日益嚴重,僅去年1-8月就虧損2.4億元。中鋁停產電解鋁生產線,轉而生產鋁用碳素制品。
盡管截至目前,中國鋁業公司尚未給記者回復,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鋁業2015年扭虧為盈已無多大懸疑。
葛紅林左右騰挪大規模重振
中國鋁業扭虧在望的背后,是過去一年左右騰挪、加減乘除并舉的大規模重振。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于2001年的中鋁公司,有下屬公司66家,業務涉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有5家控股子公司實現境內外上市。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包括參股公司、關聯公司,中鋁涉及的公司或達上百家。這么多公司中,難免存在業務重合、同業競爭問題,由此引發資源閑置、相互殺價等問題,導致資產運營效率低下,部分資產經營虧損亦難以避免。
梳理發現,從去年上半年開始,中國鋁業就頻頻動作。一季度盈利6307萬,扭虧原因,就是轉讓聯營公司股權獲得投資收益4.02億元,加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以及毛利率增加。二季度,歷時三年的定增收官,獲得80億元重磅融資。隨即,中鋁端出一份份增收大餐,如斥資6.17億元增資中鋁資源、出資4億元增資中國稀土等,延伸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增資中鋁資源后,中鋁持股15%,中鋁公司(母公司)持股78%,該公司系中鋁公司資源獲取和勘探平臺,中鋁公司向國際化礦業公司轉型的重要支持。
如此同時,中國鋁業全面整理旗下資產,包括中鋁山東與山東鋁業部分資產置換,置出資產主要為碳素資產、鋁加工廠、億元病房樓等及相關負債,置入資產為山東鋁業拜爾法生產線。此外,全資子公司包頭鋁業還收購母公司旗下包頭鋁業集團的高純鋁廠及輕金屬材料廠的相關資產。
中國鋁業表示,置入拜爾法生產線等資產重組后,實現資產權屬與管理關系統一,可大幅減少關聯交易,有利于盤活輔業資產、存量資產,提升資產效率。而收購包頭鋁業資產,實現產業鏈升級,增強主業盈利能力。
在上述理順資產管理、培育新利潤增長點的同時,中國鋁業還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多條腿走路。
去年,中國鋁業進行了一系列部署,如中州段村雷溝項目年底出礦、貴州清鎮氧化鋁項目建設完成等。
此外,中國鋁業還堅持“走出去”戰略,如推進老撾項目方案研究、推進印度尼西亞氧化鋁項目等。
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中國鋁業主要是做減法,涉及關停虧損大戶、處置閑置資產、轉讓旗下公司股權等,實現資產、資本、資源優化調整。
布局鋁的高附加值產品或是方向
左沖右突、奮力殺出一條血路的中國鋁業,短暫盈利似乎在望,但長期來看,加大并布局鋁的高附加值產品或是未來盈利方向。
1月7日,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鋁業內部眾多公司及各種關系盤根錯節,加上國企體制自身弊端,很難徹底市場化。但國企改革正在快馬加鞭,政府已從管企業轉變到管資本,央企的活力將被逐步釋放。因此,未來,類似于中國鋁業這樣的僵尸企業重振之后,還是應該靠產品打天下。
不過,華中一國企人員則表達了擔憂,近年來,電解鋁價格持續走低,而中國鋁業的產能過剩依然存在,所謂的2015年扭虧在望,靠的也只是停產及“賣子求生”。
沈萌亦認為,中鋁的瘦身能不能真正瘦下去,是關一個舊的又多一個新的,還是真的做到提升效能,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近日,一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于中鋁而言,在去庫存壓力下,加大對鋁的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推廣,從而快速延伸產品產業鏈,或是一個重要方向。此外,長遠國際化布局稀土產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此,中鋁方面未做任何表態。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