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對煤炭企業成本的節約和社會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影響企業環境績效的改進,所以節能減排要貫穿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
5月7~8日,2014煤炭工業節能減排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認為,煤炭企業有著資源儲量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投資風險性、經濟效益遞減性、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性等特殊性,因此,在煤炭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更有必要。
節能減排“長期性艱巨性”
能源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資源逐漸枯竭是困擾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煤炭資源。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煤炭資源開發沒有規劃,對礦產資源掠奪性開采,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在開采過程中幾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嚴重破壞和污染了環境。特別是面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煤炭開采環境,傳統的煤炭開采方式不僅給礦井的安全生產造成壓力,也給企業發展和社會環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引發了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本身就意味著對能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同時,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企業的規模效應難以迅速提高,產品能源單消耗水平以及系統能源效率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難以迅速縮小,這就決定了我國節能減排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一是認識不到位。一方面國家號召節能減排的行政信號十分明確,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利益的驅動,不少地方和企業對國家要求關閉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小企業的規定置之不理,仍爭先恐后上項目。
二是動力不足。當前,我國節能減排仍然主要以中央政府主導和行政手段為主,依靠節能減排指標的層層分解來約束地方政府和企業實施,從行政手段向市場化的方式過度缺少長效機制,沒有轉化為企業的自覺行動,企業缺乏加大投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
三是進展緩慢。雖然國家將節能減排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政策實施效果,包括針對節能減排的投資還沒有馬上起到作用,存在滯后期。同時,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的持續增長,也增加了重點污染物排放的總量。
四是技術水平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節能減排成效是在粗放經營、浪費較大的基礎上取得的,技術進步對節能的貢獻率大約只有10%,整體技術水平還落后發達國家15~20年,技術進步轉化為企業的節能績效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系統能源管理是關鍵
據介紹,目前世界各國總結出節能減排政策有兩種理論。一是“科斯手段”,即明晰產權,建立節能減排產權市場,通過市場的調節來優化環境資源配置。二是“庇古手段”,即征收稅費,把環境代價轉化成企業的內部成本,迫使企業治理污染并節能減排。
專家認為,節能包括減少浪費和增加回收兩個部分。其中,減少浪費是要加強對用能全過程的質量和數量的管理,優化用能結構,減少物流損失。增加回收是要大力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次能源,包括余壓、余熱、余能和余氣等。
而節能工作的內容包括直接節能和間接節能。其中,直接節能是指減量化用能,體現出節能從源頭抓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學、合理、充分地回收利用二次能源,以降低產品的單位能耗。間接節能是指工藝結構調整、優化工藝流程、減少生產中間環節、提高產品性能和壽命等。
不過,從審計過程中發現,煤礦主要節能環節和節能點在于及時更新老舊設備、瓦斯的綜合利用、各高耗能設備的變頻改造,這樣可形成相當的節能量。但目前來看,我國煤礦進行根本的裝備和生產線的升級改造需要巨大投入,難度很大。同時,節能挖潛需要較大的投入,實施也有難度。
可以看出,實現節能減排無論是新項目的節能投入,還是老舊系統節能改造,必須在資金上有所保障。同時,節能減排要追蹤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有技術保障。
但多年工業運行實踐表明,開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裝備僅僅是節能工作的一個方面,單純依靠節能技術并不能最終解決能源節約問題。能源節約是在管理過程中實現的,而應用系統的管理方法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為節能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
節能減排“多途徑多措施”
進入“十二五”以來,我國煤炭行業度過了“黃金期”,目前面臨著市場形勢下滑、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煤炭價格逐步走低、企業經營管理困難甚至有可能停產的危險。而煤炭企業要想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只能依靠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這把“雙刃劍”。
實際上,節能工作是煤炭企業最基礎的工作,貫穿企業整個生產過程,然而企業往往只注重生產和銷售,而忽略能源計量和統計。其中,能量平衡就是直接用于各個用能單元的主要能源的輸入、輸出和損失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能量平衡查清各生產環節能源消耗狀況、節能潛力和節能工作方向,為實現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降耗和科學管理提供依據。但有相當一部分煤炭企業節能減排檢測和監測設備儀器陳舊,節能減排計量器具運用達不到國家標準,相關檢測體系不完善,沒有健全的節能管理機制,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能源利用情況。
論壇認為,節能減排需要多種途徑、多種措施來實現。其中,國家層面可以通過稅收調控、進出口限制、投資限制等措施。企業層面可以推廣使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管理方法,但企業內部要有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市場管理體制和機制,以及在這樣體制機制下的市場管理手段,來保證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
所以,煤炭企業必須從生產的源頭摒棄傳統的“生產—排放—治理”的老路,采取“生產—治理—利用”的科學生產管理方式,將礦井原有的“掘進”、“采煤”二元開采模式進行革新,并將“處理”納入礦井的整體設計,礦井生產主導工序由“掘進、開采”變為“掘進、開采和處理”,從根本上實現礦井生產方式的綠色變革。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