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企業的困境正在員工身上慢慢顯現。
“我準備跳槽。”2013年2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剛從日本回國過年的陳浩(化名)在與友人的交談中輕輕吐出這五個字。陳浩任職于日本知名電子制造商富士通。經過多年的奮斗,目前其在公司已經算是中層管理人員。
昨日,《金證券》記者聯系上陳浩,聽他談談“日本制造業怎么了?”
跳槽念頭持續蔓延
“目前在日本的制造企業中,像我們這樣的外籍人士,跳槽的非常多。要么是回國,要么是去韓國企業。”從學習到工作,陳浩在日本待了將近10年,見證了日本制造企業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
陳浩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自己剛從日本一所大學畢業時,中國留學生都很樂意前往日本的制造企業實習工作。“即便不能留在總部,也希望有機會前往其在東亞地區的其他分公司工作。”
風水輪流轉
陳浩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韓國企業和中國的一些大型企業開始吸引“師弟、師妹們的關注”。在提到韓國企業時,陳浩表示,自己身邊的同行在日企辭職后,第一選擇就是韓國企業。雖然韓國制造企業在日本的公司或工廠數量并不多,但仍讓陳浩的同行們趨之若鶩。
“韓國企業似乎也看到了這種轉變,從去年開始,對于日本本土制造企業的員工展開挖角攻勢。你其實可以輕易去做決斷,在一家利潤不斷攀升和一家利潤不斷下降的企業之間如何選擇。”陳浩補充,在日本制造企業中,一些被實行終身聘用制的員工未受到經營情況的影響,但對于一些非日本籍的工作人員,跳槽的念頭正在持續蔓延。
再降薪就養不起家了
事實上,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日本知名制造企業就連續曝出巨虧。索尼2012財年上半年赤字401億日元,夏普2012財年預計虧損4500億日元,松下宣布公司虧損超7000億日元。而截至2012年12月份,韓國三星的市值達到1800億美元,而上述日本三大知名企業,其市值相加僅為250億美元。
業績不濟、利潤下滑,直接導致公司職員薪水和福利的縮減。
陳浩對《金證券》記者介紹,在日本,一般制造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薪水折合成人民幣后在七八十萬元左右,普通員工薪水折合成人民幣后在四五十萬元左右。月薪折合成人民幣后在四十萬元以上的基本可以滿足生活需求,低于四十萬,生活就會顯得很窘迫。
陳浩沒有直言到目前為止自己的薪水究竟減少了多少,但在交談中,其一直表示,“再這樣下去,真的養不起家了。”陳浩稱,作為中層管理人員,自己在薪資上的壓力還不是最大的,行業中一些基礎工人薪資壓力更是明顯。
“日本現在的狀況是,制造業的工人薪資越來越低,服務業的從業人員薪資越來越高。這和企業經營情況有關,也跟整個社會的轉型有關。在這個轉型中,制造業企業有被忽略的感覺。”陳浩對《金證券》說。
韓企是最大競爭對手
在提到日本制造業發展時,陳浩提到三個值得關注的情況。第一,即便一些日本制造企業經營狀況不好,但很少主動裁員,尤其是針對技術工種,大部分都是主動跳槽。第二,目前日本制造業宏觀數據,主要靠汽車行業來支持,IT、電子等行業頹勢極其明顯。第三,目前一些日本制造企業開始改變保守戰略,但到現在為止效果都不太理想。
公開報道稱,2013年度日本將連續第三年呈現貿易逆差,逆差額預計為6.79萬億日元。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雖然經歷了兩個“失去的十年”,但日本企業還是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使得日本對外貿易保持了長期順差。不過2011年以來,日本陷入貿易逆差并一直不見好轉,企業衰退有目共睹。
陳浩對《金證券》記者稱,日本制造企業的營收在日本本土市場占比非常小,只占到20%,剩下80%都在國外,“就從業者的心態上來看,對日本企業的評價已經下降很多,如果這些企業經營狀況持續下滑,肯定是留不住我們這些人的。”
南京大學一名長期關注日本經濟的專家表示,日本和韓國兩國的企業發展模式都差不多,在東亞市場上韓國企業已經成為日本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是日本制造業衰落非常重要的一個外部原因。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