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輝,遼寧華興機電有限公司工具處沖夾工段車工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然而,就是這位普通人卻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對于人稱車工“大拿”周吉輝的“光榮歷史”,記者“耳聞目睹”裝了一腦子:
全國國防科技工業勞動模范、省百名振興標兵、省車工技術能手……
這些年,他平均每年通過技術革新為工廠節約或創造價值十余萬元。截至目前能為工廠節約資金200多萬元。
從2003、2004年的生產情況統計表中記者看到,這兩年,他干了8年的工作量。那么18年呢?干了多少年的工作量,可能無法統計。
握著滿是油污的手,記者怎么也不會把眼前的這位性格內向、穩重、質樸的人同“戰功赫赫”的周吉輝連在一起。
1987年,周吉輝從技工學校畢業,被分配到遼寧華興機電有限公司工具處沖夾工段車工組。從此他愛上了這份工作,憑著軍工戰士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熱情,加之對黨的事業的熱愛,對企業振興的渴望,周吉輝用信念和毅力作“槳”在車工技術的海洋中奮力搏擊。
周吉輝在車工崗位上一干就是18年,這18年對于他來說,是不斷學習的18年,也是不斷提高的18年,更是碩果累累的18年。
這18年,人們數不清--多少個春宵冬夜,周吉輝奮戰在機器旁;多少個節假日,為了完成急件生產,他又是在機床旁度過;多少個酷暑炎炎,悶熱的工房里他揮汗如雨;寒冬瑟瑟,漆黑的雪夜依然看到他進廠加班的身影。
車床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
去年暑假,已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含淚央求爸爸,“每次家長會都是媽媽去,有的同學認為我沒有爸爸,有的同學以為我是后爸不喜歡我,這次你一定要開一次家長會。”周吉輝眼睛有些模糊,他覺得內疚,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對不起兒子,十幾年……他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同意下午五點到學校開家長會??伤贿M工廠,一上車床,只顧趕產品,把這事忘到了九霄云外。直到晚八點多鐘才想起此事。妻子嗔怪他一天就知道干活兒,就知道琢磨那個床子、那些刀具??蓛刃睦?、行動上卻默默支持著丈夫。
1995年,他在首屆兵器工業青工技能大賽中獲得遼寧賽區車工組第一名,并代表遼寧賽區參加了全國大賽,由于各種原因,原本有信心進入前五名的他,最終落在了十名開外。他有些氣餒,覺得自己費了那么大的勁,下了那么大工夫還是比不過人家,干脆算了吧?;貋砗?,想就此罷手,但還有些心不甘,心里十分矛盾,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反思,他終于選擇了再次奮起。從此他加倍努力,不斷磨練自己,提高自己。他靠熟練的技藝,把工作效率提高一兩倍甚至三倍、四倍。
快速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對他來說已是“小菜一碟”,更主要是他大膽進行小改小革,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有一套模具原有十多個孔,要用鏜床加工,既費時又費力,經他一改,只有3個孔用鏜床加工,其余的用車床干,一下提高效率6倍;一套模具,原有工序十分繁瑣,而且加工難度大,成品率只有40%左右,他在刀具上下工夫,改制刀具后,一下成品率提高90%以上;有一種渦輪,正常情況下兩臺設備兩人干,他進行研究并磨出新型刀具,一次只用一臺設備,效率提高8倍。類似這樣的小改小革不知有多少。
為了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他購買了大量與車工技術有關的書籍,廢寢忘食地學。
2002年省總工會組織職工技能大賽,根據標準加工樣品,別人要用三四天才能出來,他只用了一個晚上就趕了出來。在比賽中,克服了種種不利因素,拿回了第三名,是我市最好成績,他也被冠以省“車工技術能手“稱號。周吉輝不但自己鉆研技術,還鼓勵和帶動周圍的青工學習,他言傳身教毫無保留。一次他的徒弟向他請教車工技藝,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手把手地“傳道、授業、解惑”,當徒弟能對答如流時,他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周吉輝所在的工段60%以上是青年人,在他的帶動下形成了學技術的熱潮,他們多次開展技術表演賽、大比武活動,1999年,在全市技術大比武中,他們一舉拿走了兩個工種的第一,他們工段被評為市“青年文明號”。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這個年輕人如今已成為“老師傅”,而且他的兩個徒弟在2002年公司技能大賽中分獲第一和第三名。從1995年起,他連續6年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