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企業參加訂貨會如何選擇參展商品
時間:2010年04月29日瀏覽:1425次收藏分享:
展品選擇原則
(1)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是指展品要符合展出的目的、方針、性質和內容以及訂貨會的性質和內容。展品也要符合參展企業的目標,與展出目標無關的產品再好也不應該展出。大多數訂貨會將展出內容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吸引對象也是這一范圍內的參觀者。為保證質量和效益,展覽組織者會要求參展企業將展出內容也限制在這一范圍內。有些情況下,展示內容可以是綜合的,即使如此,也應該將展示范圍縮小到幾個有優勢的專業。如果缺乏針對性,展出效果一般不容易好,展出難以達到目的。
(2)代表性。這是指展品能體現參展企業的技術和生產水平以及行業特點。
選擇展品考慮的因素
(1)參展企業的供應能力。參展企業的一些產品可能對市場很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沒有生產、供應能力或潛力,就不應選擇展出。一般情況下,要選擇能充分生產、供應的產品展出。如果展示并無供應能力的產品,雖然可能吸引注意力、引起興趣,但是卻是浪費時間和費用。而且因為不能接受訂貨,可能會給潛在客戶留下遺憾甚至不好的印象。但是很多事先已計劃好,先展出宣傳,擴大影響,吸引興趣,然后產品大批量上市,迅速占領市場,則是生產消費品的大企業(或公司)經常使用的手段。
(2)市場條件。這是指展品要符合市場的水平、消費習俗、技術標準、管制規定等條件。展出市場限制、禁止的展品一般不要展出,違反展出地的消費習俗,展出地禁忌的展品不要展出;產品的設計、包裝、顏色等應符合展出地市場的習慣等。
(3)市場潛力。根據經濟水平、消費水平、消費習慣等分析判斷。如果展示無市場潛力的產品,比如在赤道地區展示取暖器不僅沒有意義,還可能被當作笑話,造成不良印象和影響,展出效果適得其反。(文/郭漢堯)
展品選擇和矛盾的處理
(1)宣傳與貿易。從長期看,宣傳促進貿易,但是從短期看,宣傳和貿易有時是矛盾的。生產部門可能會要求展出顯示技術水平的產品,而銷售部門可能會力爭展示銷路好的產品。比如數控機床能反映一定的水平,對參展企業建立形象有益處,但是競爭對手多,成交可能不易,而普通機床則可能銷路好,但是也容易給買主留下低檔的印象,對長期發展不利。要根據展出目標協調處理好這一對矛盾。
(2)集體與個體。就集體展出而言,展品的整體水平要能體現展出(國家、地區、地方、行業等)的經濟水平和生產能力。集體展出組織者要根據宏觀需要,征集、選購展品,以加強展示和宣傳效果,為長期發展打基礎。因此,集體展出的組織者會希望并要求展出顯示水平的產品以及成系列的產品,而集體展出的參展者多考慮實際成交,因此會希望展出可能成交的產品而不考慮水平和系列等問題,因而集體展出征集展品往往是一件困難的工作。為解決這一矛盾,組織者要向參展者說明建立整體形象的意義,并說明參展者本身顯示實力和檔次的作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提供運輸、場地等方面的優惠條件。但是,根本的解決辦法還在于參展者具有長期發展觀念、有戰略意識。
(3)質量與數量。要注重展品質量。檔次低、款式落后、工藝陳舊、包裝差的產品不宜作為展品。質量不過關的產品、保密產品、仿造產品(違反專利法)不得展出。展品的數量要適當,數量不宜多,品種不宜過雜。要有重點、要有系列,不要面面俱到,展臺不可空空蕩蕩,也不可雜亂臃腫。避免給參觀者造成皮包商或小商販的不良印象。但是如果是散發的紀念品,數量要準備充足。
(4)新產品與老產品。老產品可能已經打開銷路,成交把握較大,因此,展臺人員可能愿意展示老產品。但是,參觀者來訂貨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了解新技術、新產品。另外,只有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保住、擴大市場份額,因此,新產品或現有產品的新用途要作為展品選擇考慮的重點。需要注意的是新產品必須有良好的性能和很強的實用性,另外,試制品或半成品最好不要展示,這會使客戶去尋找競爭對手要求供貨。
(5)展品之間相沖突。集體展出時經常遇到內部不同的參展企業展示
相同產品的問題,需要協調處理好這一矛盾。展出內容相同的參展企業(或公司)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甚至沖突,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組織者應首先在籌備期間就鼓勵這些企業(或公司)安排相配合的展品而不是完全相競爭的展品,這樣展示效果好,內部矛盾也少。其次,鼓勵參展企業(或公司)之間的合作和協調精神,并提出相應的行為規范和約束。如果內部競爭不可避免,組織者主要是指展臺經理應盡量全力公平地處理問題。
(6)展品符合展示要求。有些產品不適合展示。也就是通過其他方式、用更低的成本就能做成買賣的產品不適合展示,比如通過交易所買賣的產品就沒有展示價值。這些產品有固定的品種、質量、標準,不需要通過觀看就能做成貿易。銷售渠道已十分穩定的產品也沒有展示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