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福建省晉江市磁灶鎮東山村團支部書記張謀禁正忙于收集本村團員青年的上網QQ號,開始籌建他的“網上QQ群計劃”——通過建立QQ群,和村里的團員青年在網上進行溝通。交流的內容將涉及法律知識、村里的環境改造、如何做一名新農村的優秀營銷青年、鄉村文明、依法納稅等熱點問題。
磁灶鎮是閩南地區陶瓷銷售的重鎮。東山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在陶瓷市場做買賣,生意再不好,一年最少也能凈掙10多萬元。在張謀禁眼里,“村里的年輕人大都是‘老板型’”。
“東山村幾乎家家都有電腦。這里的青年,白天大都忙于做生意,晚上才有空閑時間。作為小康村里的新青年,以前的一些舊思維和文體活動早已跟不上時代的需求。”
張謀禁深有感觸地說:“這是從團福建省委堅持以黨建帶團建,要求各級團組織不斷創新農村團建模式,夯實農村團建基礎工程中受到的啟發。”
近年來,福建農村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農村基層團建和團的工作得到不斷加強,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情況,如部分村團干部年齡偏大、待遇難以落實;部分村外出務工青年較多,導致團組織活動難以開展等。
堅持黨建帶團建,是煥發農村基層團組織生命力的有力保障。面對新情況,福建省各級團組織緊密圍繞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中心工作,著眼于農村團員青年的具體需求,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制度建設,并充分發揮基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團福建省委抓住今年村級團組織換屆這一契機,下發了《關于指導2006年村級團組織換屆選舉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全省農村基層團的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實現了村級團組織按時集中換屆,并為農村團建在組織設置、村干部配備、待遇落實以及活動經費和陣地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同時,團福建省委號召團干部深入農村基層團組織進行調研,特別是對團建相對薄弱的農村團組織、外出青年較多的“空殼”團支部進行集中整建,與當地黨委、政府積極協商,探究原因,找準對策,得到了當地基層黨委、政府的普遍支持。
福鼎市秦嶼村在今年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共有1名團支書當選為村支部書記、4名團(總)支書當選為村主任、18名團(總)支書進入村兩委,團支書成為秦嶼村級組織最“吃香”的職位。通過集中整建,全省共有136個團建相對落后的村級團組織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黨建帶團建,關鍵在一個“帶”字。福清市港頭鎮黨委書記陳曉暉表示,通過“帶思想”、“帶隊伍”、“帶工作”、“帶活動”的工作實踐,該鎮已形成黨委會定期研究團的工作的制度,并實行黨建帶團建的目標責任制。鎮黨委將共青團工作納入黨委工作議事日程,對團建工作作出全局性、指導性的部署,形成黨團共建、齊抓共進的模式。
福清市海口鎮黨委書記魏靈告訴記者,海口鎮的鎮、村兩級團組織通過介入“學習社”、“科教社”、“文明社”、“合作社”、“晚霞社”,村團支部書記大都進入村“兩委”班子,把青年農民組織起來,在社會上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力,為地方發展經濟、加快新農村建設立下了大功勞。
在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前提下,福建各級團組織還不斷創新農村團組織的創建模式。
獨立建團——探索在農村產業協會、示范基地、青年專業經濟合作社中建立團支部,把團組織的創建和活動有效地延伸到農村產業鏈和實體中,實現管理上的雙重覆蓋。如建甌市東峰鎮桂林村成立的葡萄專業合作社團支部,帶領村里青年共同致富,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青年帶頭,能人帶動,產業支撐,項目扶持”的農村基層團建新路子。
聯合建團——探索實施“村企聯建”、“村校聯建”、“村村聯建”等新型基層組織設置形式,著力抓好松、散、癱瘓團支部的整頓工作,切實消滅團建空白點。如福清市高山鎮前王村大量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存在“有支部無團員,有組織無活動”的“空殼”團支部現象,實行村校聯建后,大大增強了團工作的力量。
依托建團——在村集貿市場、住宅小區、工業小區中建立團支部,帶動農村團員青年、外來工就業。晉江市龍湖鎮燒灰村只有3600多人,外來工卻有兩萬多人。該村團工委書記洪金斧告訴記者,以村里的青年中心為活動場所,團工委聘用當地工廠的骨干青年,作為青年中心的理事,幫助村里的許多企業解決了招工和治安問題。
動態建團——針對團員大量外出和隱性流失的現象,加強與“流入地”團組織的溝通聯系,建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