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智者說,大街上有人罵他,他連頭都不回,他根本不
想知道罵他的人是誰。因為人生如此短暫和寶貴,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為這種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費時間呢?
如何做人是一門學問,甚至用畢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個中因果的大學問,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窮原競委,試圖領悟到人生真諦,塑造出自己輝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復雜性使人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洞明人生的全部內涵,但人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總是局限在事件的啟迪上,比如:做人不能太較真便是其中一理,這正是有人活得瀟灑,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太認真了,就會對什么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鏡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巒;肉眼看很干凈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滿目都是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伯連飯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誅、無可藥救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諳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過份挑剔,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會躲你遠遠的,最后,你只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異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大多數人。他們極有胸懷,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目光如豆,從不斤斤計較,糾纏于非原則的瑣事,所以他們才能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
不過,要真正做到不較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需要
有良好的修養,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維方法,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屬出半點毛病,動輒捶胸頓足,橫眉立目,屬下畏之如虎,時間久了,必積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攬的,何必因一點點毛病便與人敕氣呢?可如若調換一下位置,挨訓的人也許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緒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