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國家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后備力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抓緊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紀的合格人才,構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工作機制,是共青團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們按照市委人才強市戰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開發作為工作重點,通過抓典型、抓載體、抓平臺、抓機制,努力營造青年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不斷拓寬培養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為青年人才的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青年人才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各方面的重視和關注。近幾年來,我們通過評選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力度、改善人才成長環境等方式,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愛護、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圍。一是通過各種形式的表彰活動,樹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來,我們連續幾年開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業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農民百業產業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業標兵及先進個人”、“優秀青年志愿者”、“優秀團干部”、“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青年崗位能手”、“新長征突擊手”等獎項的評選,在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選樹典型,為廣大青年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全市掀起了比學趕超的熱潮,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我們與《潛江日報》、潛江電視臺聯合開辦了《青春在明星市閃光》、《昨日明星 今日棟梁》專題欄目,在共青團網站上開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論壇,通過這些大規模、有影響的宣傳報道青年人才創業的事跡,討論如何建立、尋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環境、途徑等,展現青年風采,反映青年呼聲,傳遞社會需求,促進青年成才,營造處處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輿論氛圍,激發帶動了更多的青年發奮成才。
二、抓載體,在豐富的實踐中培養造就高素質的青年人才
近年來,我們以豐富的主題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青年的職業技能,引導廣大青年在回報社會和服務人民的實踐中自覺奉獻、增長才干。
1、深入實施“青年致富行動”。在農村,各級團組織結合青年致富行動的開展,抓好“四個帶頭人”(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頭人、農業科技知識傳播人、農產品營銷帶頭人、農村青年創業帶頭人)的培養,通過領辦科技推廣項目、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等有效形式,帶動廣大農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幾年來,各級團組織共舉辦各類農技培訓300多場次,培訓青年農民15000人次,在團組織的大力培養、扶持下,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別榮獲全省1998、2002、2003年十大杰出青年農民稱號,2人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16人(次)獲得全省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全省農村青年“產業大王”、全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榮譽稱號。
2、大力實施創業行動。近幾年來,各企業團組織深入開展導師帶徒、“五小攻關”、技術比武、爭當青年崗位能手等一系列崗位實踐活動,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質,激發了廣大青工立足崗位、建功成才的積極性,培養了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能的復合型青年勞動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來,全市涌現出新長征突擊手1000多名,青年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榮獲“全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3名青工被評為全省“優秀青年衛士”,1名青年被評為2003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今年,我們又根據我市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大力實施青工技能振興計劃,并確定了五年內培養青年高級工200名,青年技師20名,青年高級技師8名的工作目標,以辦事業的思路來加強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斷推進科技創新行動。一是努力強化服務職能,積極引導和幫助青年科技人才通過開展科技攻關、課題研究等形式參與經濟建設。在為企業創造效益的同時,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潛江制藥、華盛鋁電科技攻關小組發揮人才優勢,攻堅克難,近幾年累計完成科技攻關課題180余件,為企業創造效益近千萬元,28項課題分別榮獲省級科技創造二、三等獎及科技重大成果獎。潛江制藥集團滴眼劑車間QC小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機灌封空漏率”在2003年全國醫藥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中榮獲一等獎及最佳制片獎。二是廣泛開展青年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少先隊組織廣泛開展“啟明星”科技活動,各學校團組織也通過科技講座、科技知識競賽、小發明、小制作競賽等形式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科技交流和科技發明,培養了青少年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2003年,團市委聯合有關單位在全市開展了“長江路橋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大賽歷時3個多月,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