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安東路小學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一所極普通,甚至可以說是硬件條件較差的國辦小學。我校原是企業辦子弟學校,由于單位效益不好,多年不曾投資,教學樓是危房,操場坑坑洼洼,全校沒有一間專用教室,還負債十幾萬元,是當時有名的薄弱學校,沒有一位家長愿送孩子來這里上學,87年劃歸國辦時全校只有73名學生。93年我校在市、區教委的大力支持幫助下,開始走科研興校之路。經過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我校建筑面積4746平方米,13個教學班,36名教職工,765名學生,建起了11個專用教室,學校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區前列,連續六年被評為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被區命名為“主動教育特色學校”。特別是98年成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基地后,在研究中心專家們的悉心指導下,我校的教育科研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各項工作和社會聲譽更是蒸蒸日上,科研給學校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因此,我校在完成青少年研究中心“九五”實驗課題的基礎上,又積極申請參與“十五”課題的研究,現已進入實施階段。
子課題簡介:
我校選定的子課題是《小學生責任心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研究》。研究目的是通過堅持不懈和科學有效的實施方法,使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養成良好的學習、做事、做人習慣,培養學生對自我、家庭、學校、社會、自然的責任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通過對子課題的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探討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責任心的內容、方法和途徑。理論依據:責任心作為一種習慣性行為,可以采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通過持之以恒的反復訓練培養形成。責任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美國心理學家麥克雷.可斯塔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中第二方面就是責任心,它包括勝任工作、公正、有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子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實驗班從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分別選擇一個,進行重點研究,其它班教師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對照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自選子課題進行研究,做到點面結合。科任教師根據學科特點確定子課題進行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個案研究、問卷調查法和觀察法。
具體研究的實施措施及成果: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對中小學特別是小學更多的是養成教育”。 “小學德育要以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為重點。”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也對全民素質提出了基本道德要求。國務院新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也強調對小學生重點是規范其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習慣。由于多年來應試教育的激烈競爭,使家庭、學校在自覺不自覺中只重視了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加之大多數學生又是獨生子女,致使少年兒童普遍出現了,行為霸道,自私任性,好吃懶做,不懂禮貌等不良行為表現。我校前側結果顯示:在生活方面,80%多的學生不做家務,65%的學生沒有合理的作息時間;在學習方面,42%的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47%的學生不能提前做好課前準備等。從我們測的這些看雖然都是學習、生活方面的能力,但是我們認為,責任心與責任能力是分不開的,沒有責任能力即使有責任心,也擔負不起責任,所以我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責任能力開始。下面將我校的具體做法匯報如下:
我們認為學校的科研不是某個人或少數人的行為,必須是全員參與的,要想達到全員參與,就必須使全體人員對這一課題重要意義達成共識。
一、轉變觀念,形成共識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我們按照先領導學習后教師培訓的層次,通過組織學習,外出取經,開展討論等方法,統一全校思想,樹立正確教育觀,形成了以下共識:
1、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做人首先要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須以一系列的優良素質為基礎,優良素質的培養其中極為重要的就是讓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一系列良好習慣。
2、培養良好習慣是學生走向成功的秘訣。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并不是主要因素,而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
3、培養良好習慣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徑。習慣是人重要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習慣,就是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4、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可以促進學校發展,使教師、家長與學生兩代人共同成長。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就會使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就能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