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的唐僧團隊,雖然是虛擬的,但是師徒歷經(jīng)百險求取真經(jīng)的故事,不僅家喻戶曉,而且是中國文化的集中代表。
這個團隊最大的好處就是互補性,領導有權威、有目標,但能力差點;員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約束力差,目標不夠明確,有時還會開小差。但是總的來看,這個團隊是個非常成功的團隊,雖然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磨難,但最后修成了正果。 一個理想的團隊就應該有這四種角色。一個堅強的團隊,基本上要有四種人:德者、能者、智者、勞者。德者領導團隊,能者攻克難關,智者出謀劃策,勞者執(zhí)行有力。 德者居上。 唐僧是一個目標堅定、品德高尚的人,他受唐王之命,去西天求取真經(jīng),以普渡眾生,廣播善緣。 要說降妖伏魔的本領,他連最差的白龍馬都趕不上,但為什么他能夠擔任西天取經(jīng)如此大任的團隊領導?關鍵在于唐僧有三大領導素質: 首先,目標明確、善定愿景。 作為一個團隊領導,能夠為團隊設定前進目標,描繪未來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質。領導如果不會制定目標,肯定是個糟糕的領導。唐僧從一開始,就為這個團隊設定了西天取經(jīng)的目標,而且歷經(jīng)磨難,從不動搖。一個企業(yè),也應選擇這樣的人做領導,團隊的領導本身就是企業(yè)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只有他自己堅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團隊的目標。 其次,手握緊箍,以權制人。 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估計早被孫悟空一棒打死,或者使喚不動他。這也是一個領導的必備技能,一定要樹立自己的權威,沒有權威,也就無法成為領導。但是唐僧從來不濫用自己的權力,只有在大是大非的時候,才動用自己的懲罰權,這對企業(yè)領導也是有借鑒意義的,組織賦予的懲罰權千萬不要濫用,獎勵勝于懲罰,這是領導藝術的基本原理。 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最初的時候,孫悟空并不尊重唐僧,老覺得這個師傅肉眼凡胎、不識好歹,但是在歷經(jīng)艱險后,唐僧的執(zhí)著、善良和對自己的關心也感化了孫悟空,讓他死心塌地保護唐僧。作為一個團隊領導,情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國人往往是做生意先交朋友,先認可人,再認可事,對事情的判斷主觀性比較大。所以在塑造團隊精神的時候,領導一定要學會進行情感投資,要多與下屬交流、溝通,關心團隊成員的衣食住行,塑造一種家庭的氛圍。 總的來說,作為企業(yè)領導,要用人為能,攻心為上。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觀火,高瞻遠矚,有眼光就不會犯方向性的錯誤。 能者居前。 孫悟空可稱得上是老板最喜歡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之所以說老板最喜歡,不是因為孫悟空沒缺點,很優(yōu)秀,而是因為他能力很強,但有缺點。這才是老板最應該用的人才,為什么?假設一個人能力很強,人緣很好,理想又很遠大,這樣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領導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爐灶。 孫悟空有個性、有想法、執(zhí)行力很強,也很敬業(yè)、重感情,懂得知恩圖報,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他,如何提升他的忠誠度,這要靠領導藝術,靠企業(yè)的文化。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唐僧趕走過兩次,第一次是剛剛認識不久,孫悟空打死了幾個強盜,遭到唐僧斥責,結果孫悟空一生氣,自己走了,但后來在東海龍王那里,看了一幅畫,說的是張良三次為黃石老人橋下拾鞋,謙恭有禮,后被黃石老人授于天書,成就了張良傳世偉業(yè)的故事,老龍王說:“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孫悟空一盤算,覺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而且還可以變妖為仙,自己怎么能這么輕率地就走了呢?所以后來他又回到了唐僧身邊。第二次被趕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決意不能留他,悟空無奈,只好離去,但“止不住腮邊淚墜,停<
業(yè)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wǎng)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yè)免費發(fā)布信息網(wǎng)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