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帶的溯源及作用
安全帶是現代汽車工業發展的產物,最早是在飛機上使用的,1902年5月20日紐約的汽車競賽場上,一名參賽者為了以防萬一,用幾根皮帶將自己和同伴固定在座位上。1922年,賽車場上的跑車開始使用安全帶;1955年,美國福特汽車裝用了安全帶;1968年,美國規定轎車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裝安全帶。以后,汽車安全帶就以其在交通事故中顯示出的功效而迅速發展起來。
我們國家佩戴安全帶的規定是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頒布的通告,規定從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車(包括轎車、吉普車、面包車、微型車)駕駛人和前排座位乘車人必須使用安全帶。
安全帶現有的幾種形式有兩點式、三點式等。最早使用的安全帶是兩點式的,但由于存在種種缺陷,現已基本淘汰,現在大力推廣的是三點式安全帶,它綜合了兩點式的優點。經實踐證明,人體在受沖撞時受傷最小的狀態是上身微微前傾,與安全帶成三點式接觸,這正好與三點式安全帶相吻合。
“現在的社會仍有一部分人未意識到安全帶的重要性,以致發生事故時造成人員重大傷亡。教訓非常深刻。”駐馬店市公安交警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寧鴻賓說:“在發生正面撞車時,如果系好了安全帶,可使死亡率減少57%,側面撞車時可減少47%,翻車時可減少80%。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人如果系好安全帶,在事故中存活的幾率是不系安全帶的2倍,還可以將受傷的幾率降低到50%。”
行車不系安全帶的原因分析
談及原因,鄭州市交警支隊相關人士分析說,“無知便無畏”。大部分司機在開車過程中不系安全帶的真正原因是他們不了解安全帶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重要性,不了解安全帶在交通事故中起到多大的安全作用。另外就是過于自信。很多司機認為,汽車上有安全氣囊,系安全帶就多此一舉,其實不然,安全氣囊并不是萬能的,不系安全帶,發生交通事故后,同樣會給駕駛員和乘車人造成傷害。安全氣囊是輔助安全系統,簡稱SRS。駕駛員氣囊安裝在方向盤正下方罩蓋內,乘員氣囊安裝在小貯藏箱內,很多車輛還裝備了側氣囊。安全氣囊的主要功能是在車輛以高于60km/h的車速與固定障礙物碰撞時,氣體發生器用氮氣充脹氣囊,形成氣袋,保護駕駛人和前排乘員頭部和胸部免受傷害。車輛發生碰撞時,由于氣囊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它產生的沖擊力很大。氣囊作用時,如果未系安全帶的話,則其死亡率是系安全帶的8倍,如果使用不當還會造成意外傷害。因此,駕乘裝有安全氣囊的汽車時也必須系安全帶。還有就是抱著僥幸心理,心想這一次不系安全帶不應該有什么事,反正我開不快,我自己的駕駛技術好,哪能正好攤上我出事故,結果真出了事,后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關于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記者采訪了汽車方面的專業人士河南福源福特公司的海國章先生。據海先生介紹,安全帶的正確使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經常檢查安全帶的技術狀態,如有損壞應立即更換。二是要正確使用。安全帶要盡量系在髖部和胸前,只能一個人使用,嚴禁雙人共用,不要將安全帶扭曲使用。三是使用安全帶時不要讓其壓在堅硬易碎的物體上,如口袋里的手機、眼鏡、鋼筆等。四是座椅上無人時,要將安全帶送回卷收器中,將扣舌置于收藏位置,以免在緊急制動時扣舌撞擊在其他物體上。五是不要讓座椅背過于傾斜,否則影響使用效果。安全帶的扣帶一定要扣好,防止受外力時脫落而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六是使用三點式安全帶,應能同時跨過腹部以下部位并橫跨在肩部,即應該橫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而且應該通過一個位于座椅一側的低位固定點協調發揮作用。這意味著安全帶的幾何形狀應該是一個水平放置的V字,并可在張力作用下保持其位置不變。七是后排乘員也應使用安全帶。汽車后排座位空間較大,如果不使用安全帶,發生碰撞時,乘員的頭部會重重地撞在前排靠背上。甚至還可能撞破玻璃被甩出車外,不僅會重重地摔在堅硬的瀝青路面上,甚至可能被后面的車輛碾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八是兒童乘車要配套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