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建國
歐盟委員會10月22日宣布,微軟公司已同意履行歐盟2004年對其作出的反壟斷處罰決定,接受高達7.77億歐元的罰款,并推出不帶自身媒體播放器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版本和向服務器軟件行業(yè)的競爭對手開放兼容技術信息。(見10月23日新華社)這不是微軟在壟斷問題上受到的首次打擊。上世紀90年代,微軟就因同樣的問題被美國司法部起訴,官司告輸后,差一點被強行“腰斬”(企業(yè)一分為二)。筆者認為,美國人及歐盟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其一,微軟公司是一家私營企業(yè),沒有任何政府背景,只因為他們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太強、營銷手段太高明(如他們在操作系統(tǒng)軟件上免費為用戶提供其他公司也可生產的軟件)而占領了太多的市場份額,使其他軟件企業(yè)遭受損失,從而違反了有關反壟斷的法律。很明顯,微軟公司的壟斷行為與我們熟悉的電力、石油等企業(yè)的壟斷行為不是一回事。事實上是,我們目前面對的行政性壟斷企業(yè),他們那里并不存在。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其二,微軟公司遭到起訴時沒有以“我們是高科技企業(yè)、無污染,為全國包括歐洲創(chuàng)造了大批就業(yè)機會、為美國GDP增長做出貢獻”等理由為自己辯護,而只是在是否違法這一點上做文章。為何?因為該公司知道,企業(yè)之間的公平和應有權利高于一切,經濟上的貢獻不是踐踏社會公平和他人權利的借口,這是社會共識,違背這些共識的辯護只能自取其咎。
其三,貢獻再大的企業(yè),政府也不做他們的后盾或保護傘。據我看,美國政府或司法部門要想為微軟解脫困境,其理由很多,如說微軟是“信息時代的催化器”,“美國企業(yè)精神的典范”等等,但是,政府不但不幫他們說話,而且將他們告上法庭。為啥?因為他們明白,營造一個健康的遵循法律規(guī)范的企業(yè)生存環(huán)境,可以培育出更多的超級企業(yè),而庇護一兩個違法超級公司的做法最終會破壞整個企業(yè)生存環(huán)境。所以,越是超級企業(yè),他們越是用最苛刻的目光進行監(jiān)控,而對中小企業(yè)卻采取保護和扶持的態(tài)度。
可以這樣說,微軟之所以這么成功,整個社會機制對他們進行的種種束縛和限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網絡版編輯:連岳雷
業(yè)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yè)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