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項目管理的要點
時間:2010-08-06瀏覽:253次收藏
為什么以前ERP項目實施失敗率這么高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我們國家ERP項目應用現狀又是怎樣呢?
在ERP產業界,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國內企業上ERP的多,成功的比較少”;“ERP實施80億元打水漂”;“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這些話已經流傳很多年了,為什么以前ERP項目實施失敗率這么高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我們國家ERP項目應用現狀又是怎樣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在考慮ERP項目時應注意的要點。
一﹑ERP項目風險規避的要點
ERP是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改善企業管理水平的最佳選擇,但是ERP的成功實施與企業的行業特性﹑管理基礎﹑人員基礎等因素息息相關,故如何規避ERP項目的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了,ERP項目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風險。
1﹑期望過高。
首先,ERP不是企業管理的全部,ERP是一套先進的企業管理軟件,它可以幫助企業改善管理,讓企業協同運作,而不是說上了ERP系統,就能夠解決企業所有的管理問題。ERP是以企業內部的結構化數據為范疇,為企業的各階層管理者在進行其管理工作時提供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而不是為企業管理者做決策。例如企業管理中的投資戰略﹑市場戰略﹑人力資源戰略等,皆不屬ERP的范疇。
其次,ERP也不是企業信息化的全部,ERP側重于企業內部的運營管理,還需要與其它系統的配合來完成企業信息化,例如:CRM﹑SCM﹑PDM﹑OA﹑KM﹑BI等。
2﹑高層參與。
我們說高層只重視不參與是不夠的,不能說我倡導這事,然后付權下去就不管了,很多項目的失敗是在高層的重視下失敗的,所以說要適度參與。
高層應當固定參加ERP實施的階段總結會議,決定大家無法決定的流程或分工,解決大家無法解決的爭議,讓員工清楚地認識到后無退路,務必做好。
3﹑選型失誤。
企業在選擇ERP服務供應商時,應主要考慮供應商的以下6個方面:1、管理咨詢能力;2、項目實施能力;3、行業經驗;4、服務質量;5、價格;6、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ERP項目咨詢的要點
我們發現有些企業,也許是政府﹑媒體﹑ERP廠商的引導,也許是企業的領導在外面接觸到ERP概念之后,覺得ERP好,有必要搞。然后成立項目組,去了解ERP軟件的功能﹑選型﹑制定流程﹑收集基礎數據﹑培訓﹑上線,花了很大的功夫,但做完之后發現沒什么效益。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沒有把以下三個方面的咨詢做好。
1﹑信息化的定位問題。
企業為什么要搞信息化呢?是為了改善管理,提高競爭力。實際上我們經常發現,很多企業在搞信息化時定位是偏差的,認為搞信息化就是買軟件,買應用方案,其實最重要的是買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ERP供應商應該找到企業管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做出對企業發展有指導性作用的解決方案,就好象行醫加賣藥,如果光是賣藥就麻煩了。
2﹑投資回報問題。
以前有一種說法很容易誤導人,說“管理軟件的效益是無形的”,很容易讓ERP項目小組和供應商誤解為他們的工作可以不創造效益,因為效益是無形的,不要對他們的工作有具體的效益要求。現在強調,做ERP項目要明確地想到我們的投資能帶來多少回報,包括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
ERP項目的價格是由其價值決定的,它能給企業創造多少的價值,企業才能夠接受多高的價格,所以在項目咨詢階段就必須把投資回報算清楚。
這里有個例子,我之前為廣東省東莞的一家企業"歐文"做過咨詢,他們是生產木制家具和鐵制家具的。他們的年銷售收入有2.5個億,其中有1個億的應收帳款是半年到一年的帳期,但合同帳期是3個月,為什么會拖那么長時間呢?當時我們做了咨詢發現,其實客戶是認帳的,是因為企業內部對應收帳款的管理流程出了問題,后來通過ERP建立了新的管理機制,才把這個問題解決。我們可以算,1個億的應收帳款,如果帳期縮短了1個月是什么樣的效益,如果縮短1年呢?假設按銀行存款利息算收益是多少,如果我們把這個錢用來去投資,去創造新的收益,或者按他們企業的利潤率來算回報,帶來的價值更大。從這個小的環節,我們就能看到投資回報的概念。
3﹑哪些業務流程需要得到IT的改造。
是不是所有的業務流程都必須得到IT的改造,未必要這樣,有的時候手工環節可能效率更高。所以我們要確認什么樣的流程必須得到IT的改造,比如做物料需求的請購計劃,如果用人腦去算的話,效率會很低,并且容易出錯。
但是有些地方一定要用計算機,就變得死板了或者代價太高。例如,我之前為廣東省東莞的一家企業"金泉豐"做過咨詢,他們是做塑膠產品的,有自己的模具部,他們之前上的系統,模具部所有的地方都用ERP流程來管控,一般情況下一款模具只會生產一套,他們從模具BOM、銷售、采購、生產、領料等各個環節都用ERP系統開單,且每款模具BOM都有上百個料號組成,工作量非常大。但只是為了管控到每款模具所用原料的采購金額,以及對模具銷售的應收帳款管理。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提出只對模具成品編料號,通過庫存異動單據管控成品庫存,通過應收系統管控每款模具所用原料的采購金額,通過應付系統管控模具銷售的應收帳款,通過少量的手工單據輔助。達到了同樣的目的,大大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三﹑ERP項目實施的要點
ERP實施是將ERP先進的管理方法溶入到企業管理中的過程,對項目的成敗起重要作用。ERP實施時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問題。
1﹑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先行。
整體規劃主要指IT規劃要與企業戰略相結合,IT策略必需配合企業的競爭策略。分步實施主要指很多企業在應用ERP時, 應當循序漸進,分階段逐步深化應用,在提升管理基礎的同時,逐步提升ERP的應用水平。重點先行是指要與企業管理的要點結合,抓住能夠給實施帶來效益的那幾個關鍵點,先集中解決用戶的關鍵問題,這個也符合管理的80/20原則。
2﹑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我們發現很多上信息化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生意比較好,很繁忙的企業。本來就很忙,就要加班,還要他們抽出時間來做信息化的工作,有很多人會受不了,受不了怎么辦呢?所以要有組織保障,為了推行信息化,要有專門的組織來完成這些工作,即使沒有設立專門的組織,也要規定相關的人員在規定的時間,保證質量地完成這些工作。
另外,很多人天生就有抗體,一樣新事物再好,可能剛開始都會很難適應。信息化工作也是一樣,會關系到一些工作方式的調整,很多人剛開始也會不適應,甚至反對,所以要有制度保障。
3﹑人員協調。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人員,第一是高層領導,高層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適度參與。第二是業務人員,他們必須盡快適應新的計算機的工作模式。第三是企業里的IT人員,他們不光是系統維護員和程序員的角色,還必須起著不同視角的橋梁作用,因為業務人員講的多半是管理語言和只在本企業里流行的一些名詞,而ERP廠商即便是咨詢能力很強,也難免會對業務人員的需求產生一些誤解,這需要企業里的IT人員從不同的視角進行翻譯,這一點對企業里的IT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基礎數據的準備工作。
基礎數據如料號、BOM表、會計科目、未結案的客戶訂單、采購訂單、生產訂單、會計憑證、以及一些基礎參數的設定,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準確地輸入系統。后續的作業將會以這些數據為基礎來運行,故控制好這個環節也至關重要。
5﹑培訓工作。
如果培訓工作不到位,則業務人員不能熟練掌握新的武器,使用新的方法,項目的風險會很大。另外,要讓業務人員很明白,如果不掌握這些知識,將與企業發展脫節的關系。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越來越多的企業對ERP的了解不斷深入,企業自身的管理基礎不斷增強,ERP咨詢服務商也不斷積累經驗,總結出成熟有效的方法論。目前ERP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成功應用,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提高了企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更具競爭力。因此,關于“國內企業上ERP的多,成功的比較少”等說法,是比較形象地反映了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狀況,已經不能反映現在真實的情況了。
最后,衷心地祝愿廣大企業的管理信息化工作都能夠成功,能夠早日創造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