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三级片无码高清-一级国产黄色片传媒-下载日韩一级黄色片-国产黄片卡片一级-看三四级黄色毛片-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欧美一级电影播放观看-日韩一级视频在线看-成人簧片一级AAA片

【請登錄】【免費注冊】

首頁新聞技術產品供應二手培訓展會物流維修求購招商招標招聘企業

技術

搜索
技術文章機械知識技術技巧論文試題維修知識招投標知識
您的位置:盤古機械網>技術文章>機械知識>詳情

如何提高弧齒錐齒輪的制造精度

時間:2010-01-07瀏覽:249次收藏

精度是弧齒錐齒輪的主要考核指標之一。為了保證齒輪的精度,常規的工藝措施是:選用高精度的銑齒機;配備高精度的工裝夾具;控制熱處理變形,以減少熱處理變形對齒輪精度的影響。
  現在,許多農用運輸車都采用BJ130的零部件,其弧齒錐齒輪圖紙精度要求為:尺寸較大的弧齒錐齒輪(以下簡稱大輪)徑向跳動為0.11 mm,尺寸較小的弧齒錐齒輪(以下簡稱小輪)徑向跳動為0.065 mm。我們采用Y2250機床來加工這兩種齒輪,根據我們的實際加工條件,為提高齒輪精度在以下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供大家參考。

1 機床精度

  經過反復的探索,發現影響機床精度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傳動鏈的磨損問題(當然這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修理的費用極高),而是機床的搖臺軸承磨損的問題。當Y2250機床搖臺軸承磨損嚴重時,會引起搖臺的軸向竄動、振動,從而導致齒輪的齒圈徑向跳動大,并造成齒面的表面粗糙度大。造成Y2250機床搖臺軸承磨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機床的潤滑系統設計不要,潤滑油太少,并且失油時不好檢查(特別是后軸承);其二是國產鑄件的耐磨性不好。
  對于Y2250機床搖臺軸承的磨損,修理較容易,費用也較低,方法是把搖臺外圓和軸承座內孔用立式車床車一刀并拋光,測出其外圓的實際尺寸d1和內孔的實際尺寸D1,然后配做軸承滾柱,滾柱的外圓直徑d0=(D1-d1)/2+0-0.01-0.02 mm,并且保證各滾柱的尺寸一致性要好。我們對Y2250機床采用該方法修理后,大輪的齒圈跳動由0.09 mm~0.17 mm提高到0.04 mm~0.08 mm(該數據是在工裝跳動為徑向0.03 mm,軸向0.02 mm時測得的)。
  機床修理后還要對機床進行以下調整和檢查:①調整刀盤主軸間隙,使主軸跳動在0.01 mm左右。②調整工件主軸間隙,使主軸的徑向、軸向跳動在0.006 mm~0.01 mm之間。③調整搖臺蝸輪、蝸桿的間隙在0.02 mm~0.05 mm之間。④調整工件主軸蝸輪、蝸桿的間隙在0.01 mm~0.03 mm之間。⑤檢查并調整各傳動軸上的齒輪與鍵的配合情況。⑥檢查其它部位是否有嚴重磨損或損壞情況。

2 切齒工藝

  切齒工藝方面包括工裝設計及制造精度、操作切齒順序、操作規范和精切余量等。

2.1 切齒工裝的設計和制造精度
2.1.1大輪工裝
  對于沒有條件制造彈簧碟片夾具的廠家,可采用兩種方式的大輪工裝。如果是批量大的產品最好采用整體夾具,這樣能保證制造質量好的夾具跳動為:徑向 0.01 mm,軸向0.005 mm,也即裝上機床后,徑向跳動約為0.015 mm,軸向跳動約為0.008 mm左右。對于多品種、少批量的產品,應采用分體夾具,因為這樣便于降低工裝成本,這種結構的工裝在銑齒機上測得徑向跳動約為0.03 mm,軸向0.02 mm~0.03 mm。
2.1.2 小輪工裝
  在對原設計的小輪工裝經過反復研究后,發現有一個地方還可以加以改進,即小輪工裝前錐體的頂出螺孔由2—M12改為均布的4—M12,此螺孔可在找正工裝跳動時,用M12的頂出螺釘來微調工裝跳動。一般來說,小輪工裝采用墊紙的方法只能找正至跳動0.015 mm~0.03 mm,而用頂出螺釘可找正至跳動0.005 mm~0.01 mm,該跳動值均是用校對棒在齒面中部位置測出的,這比用墊紙的方法找正快,且精度高。同時,大輪、小輪工裝(包括彈性套)均采用20CrMnTi材料進行滲碳淬火處理,以提高工裝的使用壽命。

2.2 操作中的切齒順序
  經過對BJ130大輪精切后的產品進行大量的齒圈徑向跳動檢驗,發現其齒圈徑向跳動是呈周期性變化的,而且周期長度對應于齒輪的一圈,即周期為2π弧度。因此,根據該原理用2臺機床分別加工小輪的精切凹面和凸面,對穩定和提高小輪的切齒精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體做法是:
  (1)首先定位第一面加工時的第一齒(第一面是加工凹面,工裝跳動為0.02 mm左右),并用紅漆標出該齒。使凹面的跳動周期(如下圖所示)固定下來。

1

圖 小輪跳動的合成過程

  (2)然后加工第二面(小輪凸面,工裝跳動為0.02 mm左右)時,采用不同的齒作為第二面加工時的第一齒,經過每種情況用10件產品進行檢測后,發現小輪凹、凸面分別用2臺Y2250機床加工時,同一齒分別作為凹、凸面的第一個加工齒時,小輪的切齒精度最好。該方法經過3個多月的試驗后,每天抽查30件小輪的數據,發現小輪的齒圈跳動在切齒后為0.02 mm~0.05 mm,并且非常穩定。這種精度的小輪經過熱處理后,能保證95%左右的產品跳動小于或等于0.07 mm,5%左右為0.08 mm~0.10 mm的跳動。
  當然,以上是對2臺機床分別加工小輪的凹凸面的情況而言的。對于同一臺機床分別加工小輪的凹面和凸面時,也顯示出有這種規律性。例如:用法國ZFKK460機床在加工其它小輪的凹面和凸面時,就有與上述相同的規律性。
  由此可見,操作的切齒順序能提高或穩定小輪的切齒精度。

2.3 操作規范和精切余量
  對于大輪而言,經過檢測后發現跳動大的產品往往有雜物在大輪定位面上,或者在大輪的定位面上有小的碰傷,因此我們對操作加工做了以下規定:
  (1)大輪在精切前,首先擦凈大輪的定位面和工裝的定位面,如發現大輪的定位面有小的碰傷,則應使用銼刀修掉該碰傷。
  (2)對于小輪也同樣要先擦凈定位面后才能裝入工裝內加工,如發現定位軸承檔有碰傷,則應用砂布打去該碰傷。
  根據切削原理可知,精切余量愈大,則切削力愈大,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也就愈差。為改善齒面的表面粗糙度,將大輪的精切余量從原來的1.4 mm~1.6 mm改為1.2 mm~1.3 mm(雙面余量),這樣還進一步穩定或提高了大輪的切齒精度,齒圈的徑向跳動波動范圍也由原來的0.04 mm~0.11 mm穩定至0.04 mm~0.08 mm。
  對于小輪的精切也采取了同樣的措施,把雙面的精切余量由原來的2 mm改為1.6 mm~1.8 mm,這也同樣改善了齒面的表面粗糙度。

3 熱處理變形的控制和校正

  在熱處理變形方面,大輪的變形比較嚴重。BJ130大輪一次熱處理變形的合格率只有40%,60%需要用油壓機壓平。我們在大輪校正方面積累了以下一些經驗。
  (1)在校平時,改冷壓為熱壓,把大輪加熱至80°C左右進行熱壓。
  (2)在進行大輪平面度檢測時,不僅測內圈不超過0.2 mm,外圈不超過0.1 mm,而且還增加用平尺檢查齒平面是否有中間凸出的情況,絕不允許有中凸現象。
  對于BJ130小輪的校正,在Y41-40單柱校正油壓機工作臺上用V形塊支撐,用百分表在φ45 mm軸承處校直為0.05 mm跳動,后軸承φ35 mm處為0.1 mm跳動。
  為了更好地提高齒輪精度,我們增加了檢查齒圈徑向跳動為0.05 mm以下的項目,從而對穩定小輪熱處理后的精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4 配對前產品的精度檢測和精度分類

  對于弧齒錐齒輪的常規制造工藝來說,一般在配對前是不作精度檢測的。但是,奧利康(Oerlikon)公司生產的T20配對機可對每套配對的產品進行精度的綜合顯示,以判斷產品的配對精度是否合格。
  對于不具有T20配對機的用戶,弧齒錐齒輪的精度完全隨機性地組合。對于BJ130弧齒錐齒輪,圖紙規定為大輪齒圈徑向跳動為0.11 mm,小輪為0.065 mm,側隙變化量為0.15 mm。為了保證產品的出廠精度,具體做法是:
  (1)對于BJ130弧齒錐齒輪,把大輪和小輪分別進行齒圈徑向跳動的全部檢驗,以找出弧齒錐齒輪精度合格的產品,再進行配對。
  (2)為了提高產品的配對率,又將奧利康公司的skkz調刀儀改裝成齒圈跳動檢查儀,以提高檢測率,改裝后一個人一班可測150~170件BJ130大輪。根據T20檢測機的數據情況,發現有以下規律:

ΔFrΣ=ΔFrA+ΔFrB              (1)

式中 ΔFrΣ——大小輪齒圈徑向跳動之和,mm
   ΔFrA——大輪齒圈徑向跳動,mm
   ΔFrB——小輪齒圈徑向跳動,mm
  根據公式(1),對于BJ130弧齒錐齒輪而言,ΔFrΣ=0.175 mm。我們按具體情況,把大輪和小輪的徑向跳動分為6類,見下表。

表 大小輪徑向跳動分類       mm

 
大輪 ≤0.05 0.05~0.08 0.09~0.11 0.12~0.13 0.14~0.15 ≥0.15
小輪 ≤0.02 0.03 0.04~0.07 0.08~0.10 0.11~0.15 ≥0.15

  為滿足ΔFrΣ=0.175 mm≈0.18 mm的要求,我們對BJ130弧齒錐齒輪采用下列組合的方法:
  ①(0.14~0.15) mm+0.02 mm=(0.16~0.17) mm,約占10%。
  ②(0.12~0.13) mm+0.03 mm=(0.15~0.16) mm,約占20%。
  ③(0.09~0.11) mm+(0.04+0.07) mm=(0.13~0.18) mm,約占60%。
  ④(0.05~0.08) mm+(0.08+0.10) mm=(0.13~0.18) mm,約占5%。
  其余非配套車輛的精度定為ΔFrΣ≈0.18 mm~0.24 mm,約占5%。
  對于小輪采取以上綜合措施后,基本上達到了100%的精度合格配套率,大輪達到了95%左右的精度配套合格率。

5 結論

  經過長期的實際驗證,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弧齒錐齒輪的制造精度。
  (1) 配做搖臺軸承滾柱,提高機床傳動精度。
  (2) 改進工裝結構,提高找正定位精度。
  (3) 改進操作方法,穩定加工精度。
  (4) 減少精切余量,提高切齒精度。
  (5) 熱壓校平。
  (6) 按精度分類組合配套大小齒輪,提高成品合格率。

熱門文章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