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SIMENS)數控系統矩形槽、鍵槽和圓形凹槽的銑削循環指令及實例
1、循環功能
通過設定相應的參數,利用此循環可以銑削矩形槽、鍵槽及圓形凹槽,循環加工可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見圖5.22。循環參數見表5.3,表中參數使用情況見圖5.23。
圖5.22銑削循環
調用格式 LCYC75
加工矩形槽時通過參數設置長度、寬度、深度;如果凹槽寬度等同于兩倍的圓角半徑,則銑削一個鍵槽;通過參數設定凹槽長度=凹槽寬度=兩倍的圓角半徑,可以銑削一個直徑為凹槽長度或凹槽寬度的圓形凹槽。加工時,一般在槽中心處已預先加工出導向底孔,銑刀從垂直于凹槽深度方向的槽中心處開始進刀。如果沒有鉆底孔,則該循環要求使用帶端面齒得銑刀,從而可以銑削中心孔。在調用程序中應設定主軸的轉速和方向,在調用循環之前必須先建立刀具補償。
表5.3 循環參數表
參數 |
含義、數值范圍 |
R101 |
起始平面 |
R102 |
安全間隙 |
R103 |
參考平面(絕對坐標) |
R104 |
凹槽深度(絕對坐標) |
R116 |
凹槽圓心X坐標 |
R117 |
凹槽圓心Y坐標 |
R118 |
凹槽長度 |
R119 |
凹槽寬度 |
R120 |
圓角半徑 |
R121 |
最大進刀深度 |
R122 |
向進刀進給量 |
R123 |
銑削進給量 |
R124 |
平面精加工余量:粗加工(R127=1)時留出的精加工余量。
在精加工時 (R127=2),根據參數R124和R125選擇“僅加工輪廓”或者“同時加工輪廓和深度” |
R125 |
向深度精加工余量:粗加工(R127=1)時留出的精加工深度余量。
精加工時(R127=2)利用參數R124和R125選擇“僅加工輪廓”或“同時加工輪廓和深度”。 |
R126 |
銑削方向(G 2或G 3)
數值范圍:2(G 2),3(G 3) |
R127 |
加工方式:
1. 粗加工:按照給定參數加工凹槽至精加工余量。精加工余量應小于刀具直徑。
2. 精加工:進行精加工的前提條件是凹槽的粗加工過程已經結束,接下去對精加工余量進行加工。 |
圖5.23參數使用
2、加工過程
出發點:位置任意,但需保證從該位置出發可以無碰撞地回到平面的凹槽中心點。
(1)粗加工R127=1
用G 0到起始平面的凹槽中心點,然后再同樣以G 0到安全間隙的參考平面處。凹槽的加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以R122確定的進給量和調用循環之前的主軸轉速進刀到下一次加工的凹槽中心點處。
2)按照R123確定的進給量和調用循環之前的主軸轉速在輪廓和深度方向進行銑削,直至最后精加工余量。
3)加工方向由R126參數給定的值確定。
4)在凹槽加工結束之后,刀具回到起始平面凹槽中心,循環過程結束。
(2)精加工R127=2
1)如果要求分多次進刀,則只有最后一次進刀到達最后深度凹槽中心點(R122)。為了縮短返回的空行程,在此之前的所有進刀均快速返回,并根據凹槽和鍵槽的大小無需回到凹槽中心點才開始加工。通過參數R124和R125選擇“僅進行輪廓加工”或者“同時加工輪廓和工件”。
僅加工輪廓:R124〉0,R125= 0
輪廓和深度:R124〉0,R125〉0
R124= 0,R125= 0
R124= 0,R125〉0
平面加工以參數R123設定的值進行,深度進給則以R122設定的參數值運行。
2)加工方向由參數R126設定的參數值確定。
3)凹槽加工結束以后刀具運行退回到起始平面的凹槽中心點處,循環結束。
3、應用舉例
例1:凹槽銑削。在圖5.24中,用下面的程序,可以加工一個長度為60毫米,寬度為40毫米,圓角,半徑8毫米,深度為17.5毫米的凹槽。使用的銑刀不能切削中心,因此要求與加工凹槽中心(LCY82)。凹槽邊的精加工的余量為0.75毫米,深度為0.5毫米,Z軸上到參考平面的安全間隙為0.5毫米。凹槽的中心點坐標為X60Y40,最大進刀深度為4毫米,加工分為粗加工和細加工。
圖5.24凹槽銑削
N10 G0 G17 G90 F200 S300 M3 T4 D1 //確定工藝參數
N20 X60 Y40 Z5 //回到鉆削位置
N30 R101=5 R102=2 R103=9 R104=-17.5 R105=2 //設定鉆削循環參數
N40 LCYC82 //調用鉆削循環
N50…… //更換刀具
N60 R116=60 R117=40 R118=60 R119=40 R120=8 //凹槽銑削循環粗加工設定參數
N70 R121=4 R122=120 R123=300 R124=0.75 R125=0.5 //與鉆削循環相比較R101-R104參數不變
N80 R126=2 R127=1
N90 LCYC75 //調用粗加工循環
N100…… //更換刀具
N110 R127=2 //凹槽銑削循環精加工設定參數(其他參數不變)
N120 LCYC75 //調用精加工循環
N130 M2 //程序結束
例2:圓形槽銑削。在圖5.25中,使用此程序可以在YZ平面上加工一個圓形凹槽,中心點坐標為Z50X50,凹槽深20毫米,深度方向進給軸為X軸,沒有給出精加工余量,也就是說使用粗加工加工此凹槽。使用的銑刀帶端面齒,可以切削中心。
N10 G0 G19 G90 S200 M3 T1 D1 //規定工藝參數
N20 Z60 X40 Y5 //回到起始位
N30 R101=4 R102=2 R103=0 R104=-20 R116=50 R117=50 //凹槽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40 R118=50 R119=50 R120=50 R121=4 R122=100 //凹槽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50 R123=200 R124=0 R125=0R126=0 R127=1 //凹槽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60 LCYC75 //調用循環
N70 M2 //循環結束
圖5.25圓形槽銑削
例3:鍵槽銑削。在圖5.26中,使用此程序加工YZ平面上一個圓上的4個槽,相互間成90°角,起始角為45°。在調用程序中,坐標系已經作了旋轉和移動。鍵槽的尺寸如下:長度為30毫米,寬度為15毫米,深度為23毫米。安全間隙1毫米,銑削方向G2,深度進給最大6毫米。鍵槽用粗加工(精加工余量為零)加工,銑刀帶斷面齒,可以加工中心。
圖5.26鍵槽銑削
N10 G0 G19 G90 T10 D1 S400 M3 //規定工藝參數
N20 Y20 Z50 X5 //回到起始位
N30 R101=5 R102=1 R103=0 R104=-23 R116=35 R117=0 //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40 R118=30 R119=15 R120=15 R121=6 R122=200 //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50 R123=300 R124=0 R125=0 R126=2 R127=1 //銑削循環設定參數
N60 G158 Y40 Z45 //建立坐標系Z1-Y1,移動到Z45Y40
N70 G259 RPL45 //旋轉坐標系45°
N80 LCYC75 //調用循環,銑削第一個槽
N90 G259 RPL90 //繼續旋轉Z1-Y1坐標系90度,銑削第二個槽
N100 LCYC75 //調用循環,銑削第二個槽
N110 G259 RPL90 //繼續旋轉Z1-Y1坐標系90度,銑削第三個槽
N120 LCYC75 //銑削第三個槽
N130 G259 RPL90 //繼續旋轉Z1-Y1坐標系90度,銑削第四個槽
N140 LCYC75 //銑削第四個槽
N150 G259 RPL45 //恢復到原坐標系,角度為0
N160 G158 Y-40 Z-45 //返回移動部分
N170 Y20 Z50 X5 //回到出發位置
M2 //程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