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零件的內孔進行加工的工作,在機械廠、金工車間(特別是鉗工和車工工種)是家常便飯,也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而不同零件的結構特點和加工要求性質以及現有設備的限制,那么所采取的工藝方法,所選擇的工種工人及其技能水平和刀具特點效能的發揮作用,都直接影響到零件的加工質量(加工精度)和生產的成本(生產效益)。
鉗工工種進行孔加工的過程簡單,可達較高的加工精度,但是要使加工出來的孔其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較高時,體現出鉗工加工孔的難度和成效性就很明顯,若有精良的設備、刀具和技藝精湛的操作工人那是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就能滿足加工要求(確保高精度孔加工的要求),但是在通常的加工環境(條件),是不可能十全十美、應有盡有(包括設備、刀具和技藝精湛的操作工人),如標準刀具尺寸不符,設備技術參數規格不符合等,給加工帶來的困難,用常用的方法就難于完成零件內孔的加工(勉為其難),但是就有限的資源(條件),也要完成產品的加工且要確保其加工質量,那么只有針對現狀,考慮經濟性改進不符的因素來滿足加工的條件(要求),才能使困難迎刃而解。
我加工了一批箱體(WS120型蝸桿減速器)的內孔, 該孔的精度要求較高, , Ra =1.6μm,由于此孔的孔徑和精度要求校高,通常用的加工手段有兩種方法:方法一,先用鉆頭鉆出孔(粗加工)后,留出精加工余量,再由技術水平較高的工人師傅直接鏜出內孔達到精度要求;方法二,先對工件鉆孔→擴孔→粗鉸(留0.1~0.2mm的鉸削余量)→精鉸,來保證孔的質量。兩種方法的優劣勢各有不同,方法一中,其操作過程簡單,加工出的孔,其直線度較好,刀具消耗低,但是對鏜孔工序的工人技能要求較高(在普通機床上加工并非數控機床設備上加工時),而且較容易產生廢品,工作效率也低;而方法二加工出來的孔徑取決于鉸刀的精度、尺寸相對穩定,對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也相對不很高,但是加工出來的孔其表面粗糙度低,孔的直線度較差,鉸刀的消耗也很大,效率非常低,只適宜單件生產,不適合批量生產,若能綜合兩種加工方法的優點,既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工人技能要求也不需很高,且又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的加工方法(措施)。那么就這批產品的生產特點(批量)和當時工廠的生產條件(設備非常欠缺,只有一臺Z525型鉆床)及采取常規的加工方法,進行生產的難度較大且效率較低的問題就可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通過查找資料、借鑒工藝、設計出一款將鉆孔、鏜孔、鉸孔容為一體的專用復合刀具。如圖1所示:
⒈刀具設計的構思
⑴就應工廠現有的加工條件,完成產品加工,保證質量和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
圖1 復合刀具實體結構示意圖
⑵為減少裝拆刀具的時間,從鉆孔、擴孔(或鏜孔),到最后的鉸孔,一次性安裝刀具完成三道工序(孔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即將鉆頭和擴孔鉆(或鏜刀)及鉸刀三種刀具共用一刀體結構。
⑶為減少刀具刃磨的輔助時間和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減少刀具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分別對鉆孔、鏜孔和鉸孔用刀具的切削部分針對各自加工特點(切削條件)而采用不同材質型號特點的硬質合金刀片。
⒉刀體結構原理設計
根據鉆頭加工內孔鉆削效率高的特點,刀頭部分用一塊材料為YG8 E225型合金刀片鑲嵌(銅焊)在刀桿一端而成為鉆頭部分,完成粗加工(鉆孔)工序,但是加工出的孔其表面粗糙度和孔經直線度都較差,尺寸精度不高等缺陷,將具有修正孔徑直線度,穩定孔徑尺寸的鏜刀部分,放在合金鉆頭后,將鉆削出的孔進行鏜削加工(由于鏜削余量較大,分單刀三級鏜削),利用鏜孔的優點來保證加工出的孔徑直線度和穩定孔徑尺寸,完成半精加工工序(包括粗鏜、半精鏜),為鉸孔工序做好準備工作(提高表面粗糙度和使鉸削余量均勻合理<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