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從1958年開始研究數控機械加工技術,60年代針對壁錐、非圓齒輪等復雜形狀的工件研制出了數控壁錐銑床、數控非圓齒輪插齒機等設備,保證了加工質量,減少了廢品,提高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年代針對航空工業等加工復雜形狀零件的急需,從1973年以來組織了數控機床攻關會戰,經過3年努力,到1975年已試制生產了40多個品種300多臺數控機床。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從1973-1979年,7年內全國累計生產數控機床4108臺(其中約3/4以上為數控線切割機床)。
從技術水平來說,我國大致已達到國外60年代后期的技術水平。為了揚長避短,以解決用戶急需,并爭取打入國際市場,1980年前后我國采取了暫時從國外(主要是從日本和美國)引進數控裝置和伺服驅動系統,為國產主機配套的方針,幾年內大見成效。1981年,我國從日本發那科(FANUC)公司引進了5,7,3等系列的數控系統和直流伺服電機,直流主軸電機技術,并在北京機床研究所建立了數控設備廠,當年年底開始驗收投產,1982年生產約40套系統,1983年生產約100套系統,1985年生產約400套系統,伺服電機與主軸電機也配套生產。這些系統是國外70年代的水平,功能較全,可靠性比較高,這樣就使機床行業發展數控機床有了可靠的基礎,使我國的主機品種與技術水平都有較大的發展與提高。1982年,青海第一機床廠生產的XHK754臥式加工中心,長城機床廠生產的CK7815數控車床,北京機床研究所生產的JCS018立式加工中心,上海機床廠生產的H160數控端面外圓磨床等,都能可靠地進行工作,并陸續形成了批量生產。1984年僅機械工業部門就生產數控機床650臺,全國當年總產量為1620臺,已有少數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還有幾種合作生產的數控機床返銷國外。1985年,我國數控機床的品種已有了新的發展,除了各類數控線切割機床以外,其他各種金屬切削機床(如各種規格的立式、臥式加工中心,立式、臥式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數控磨床等),也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新品種總計45種。到1989年底,我國數控機床的可供品種已超過300種,其中數控車床占40%,加工中心占27%。
目前,我國除具有設計與生產常規的數控機床(包括MNC系統的車、銑,加工中心機床等)外,還生產出了柔性制造系統。1984年北京機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了FMC—1和FMC—2柔性加工單元,之后又開始了柔性制造系統的開發工作,并與日本發那科公司合作,在北京機床研究所內建立了第一條柔性制造系統(JCS—FMC—1型),用于加工直流伺服電機的軸類、法蘭盤類、刷架體類和殼體類的14種零件。近年來,依靠我國科技人員的努力,已先后研制成功并在北京、長春等地安裝使用了FMS。這一切說明,我國的機床數控技術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預計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將會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