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檢修球面瓦時,常常對中空軸軸頸表面作一些處理。常見的做法有,先用多股草繩并絞上細的砂紙,繞過中空軸軸頸一圈,由兩人來同拉動,然后換用多股草繩來回拉動,對中空軸軸頸拋光處理。有的則用砂紙反復地打磨中空軸軸頸。其實這種作法不可取,因為這樣會使中空軸軸頸喪失圓度,成為棱結構,不利于油膜的形成。事實上,經過長期運行的中空軸軸頸,除于由于嚴重燒瓦會在中空軸軸頸表面粘結軸瓦合金外,中空軸軸頸的圓度已處在最佳狀態,一般不需要進行大面積的所謂拋光處理。即使由于嚴重燒瓦會在中宅軸軸頸上粘結軸瓦合金時,也只需進行局部的、輕微的表面處理,才不至于破壞中空軸軸頸的圓度。
球面瓦長期運行后需定期進行瓦面刮削處理
有人認為,球面瓦運行一定時間后,與中空軸軸頸的接觸包角會變大,瓦面由于正常磨損,其接觸面會變得很光,原有的油點會不復存在,這樣的瓦在使用過程中就會潛伏著抱瓦或燒瓦的危險性,因此需要進行定期的瓦面刮削處理。事實上,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球面瓦與中空軸軸頸的接觸表面已經磨合得非常好,是任何高質量的刮削都難以達到的,因此對處于正常使用中的球面瓦進行瓦面刮削是不足取的。至于球面瓦長期運行后,與中空軸軸頸的接觸包角其實并不會變大,因為在運行過程中,伴隨著不確定的動載,中空軸軸頸與球面瓦的接觸并不會嚴格地局限在初運行的包角內,這些不確定的運載,足以使擴大了的接觸包角區隨時磨損,從而自動限制了真實包角的擴大。至于球面瓦上的初始油點喪失,更有利于油膜的形成。事實上,存在著人量運行了很多年并沒有作過任何刮削處理的球面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