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工頻電壓擊穿試驗儀兩種試驗方式介紹:
試驗方式的選擇在系統設置中進行。需要注意的是交流試驗時,需要插入硅堆短路桿。直流試驗時需要將硅堆短路桿拔出,以免影響實驗系數,并且直流試驗結束必須進行放電操作,以免殘留余電對實驗人員造成危險,放電過程如放電棒來回擺動,放電過程中警報燈閃爍,蜂鳴器報警,需等待蜂鳴器停止報警,警報燈不再閃爍,方可打開試驗箱門。
三種試驗方法介紹:
連續升壓:連續升壓又分為快速升壓和慢速升壓兩種,其中快速升壓為試樣電壓從零開始以選擇的升壓速率勻速升壓,直到試樣擊穿為止,擊穿電壓為擊穿瞬間的電壓值。慢速升壓為試樣電壓從零升壓到達初始電壓,到達初始電壓后以選定的升壓速率升壓直到試樣擊穿,擊穿電壓為擊穿瞬間的電壓值。
逐級升壓:試樣電壓從零快速升壓到達初始電壓,到達初始電壓后以梯度保持時間為時間長度,穩定電壓,梯度時間結束后繼續以選定的升壓速率升壓,達到下一個梯度電壓值再穩定電壓,如此過程直到試樣擊穿。對于擊穿電壓的確定分為兩種情況,可在試樣設置中選擇采樣方式。
瞬時升壓:試樣電壓直接到達初始電壓,保持該電壓設定時間直到試樣擊穿,擊穿電壓為擊穿瞬間的電壓值。
5.1. 1. 2 等直徑電極
如果使用一電極架便上下電極準確對中放置,誤差在1. 0 mm內,則下電極直徑可減小到(25士 。 mm,兩電極直徑差不大于0. 2 mm. 其所測結果與5. 1. 1. 1不等直徑電極測得的結果不一定相同。
5. 1. 1. 3 厚樣品的試驗
當有規定時,厚度超過3mm 的板材和片材應單面機加工至(3. 0 士 0. 2) mm. 然后,試驗時將高壓電極置于未加工的面上。
注:為了避兔網絡或因受現有設備限制,必要時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機加工把試樣制備成更小的厚度。
5.1. 2 帶、薄膜和窄條
兩個電極為兩根金屬棒,其直徑為(6. 0?0. 1) mm. 垂直安裝在電極架內,使一個電極在另一個電 撞上面,試樣夾在棒的兩個端面之間。
上下電極要同心軸,誤差在0.1 mm內。 兩電極端面應與其軸向相垂直,端面的邊緣倒成半徑為(1. 0土0.2) mm的圓弧。 上電極壓力為(50?2) g且應能在電極架內的沿垂直方向自由移動。
圖2 示出了一種合適的裝置。 如果需要使試樣在拉伸狀態下進行試驗,則應將試樣夾在架子中,使試樣披在如圖2所示的規定的位置上。 為達到所需的拉伸,方便的辦法是將試樣的一端纏在可旋轉的圓捧上。
為了防止窄條邊緣發生閃絡,可用薄膜或其他薄的絕緣材料條搭蓋在窄條邊緣并夾住試樣。此外,電極周圍可以采用防弧密封固,此時電植和密封圈之間留有(1~2) mm的環狀間隙。 下電極與試樣之間的間隙(在上電極與試樣接觸之前>應小于0.1 mm。
注:對薄膜的試驗,見IEC60674-2,1998,
5. 1. 3 軟管和軟套管
按GB/T7113. 2-2005進行試驗。
5.1. 4 硬管<內徑100mm及以下的)
外電極是(25士1) mm寬的金屬箱帶,內電極是與內壁緊配合的導體,例如圓棒、管、金屬箔或充填直徑(0. 75~2. 0) mm的金屬球,便與管材的內表面良好接觸, 不管怎樣,內電極的每端應至少伸出 外電極25 mm。
注:當沒有有害影響時,可用硅油、硅脂或凡士林將箔貼到試樣的內外表面。
5. 1. 5 硬管(內徑大于100 mm)
外電極是(75土1)mm寬的金屬錨帶,內電極是直在(25?1)mm的圓形金屬箔,金屬箔應相當柔軟以適應圓筒的曲率,該裝置如圖3所示。
澆注及模塑材料澆注材料按IEC 60455-2: 1998制樣和試驗。
模塑材料應用一對球電極,每個球的直徑為(20.0士0.1) mm,在排列電極時,使它們共有的軸線與試樣平面垂直。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